第九十一章 偶遇姚广孝

第(2/2)页

书蹇义,相当于后世的组织部长,和夏元吉一样是三朝元老,中外称“蹇夏”都是皇帝宠臣,与姚广孝,金忠关系又近。

        小舍道:“我听夏尚书说,他考中当年第三甲进士。”

        姚广孝道:“孩子,学而优则士,听说你还没参加乡试,这太不应该了。”他指了指书架上的书籍又道:“最近老夫一边在策划迁都之事,一边又在编纂永乐大典,用时方知读书少,现在觉得脑子不够用啊。”

        小舍道:“今年我要参加秋试了,大人请放心,这考试的事情小人决不会松懈。”

        姚广孝道:“那就好,年轻人就要有志向,你还没到双十年纪,前程远大。”

        第二日,小舍去府上听候夏元吉召唤,蒋通判先把汤宗要走的消息告诉小舍。估计昨晚没睡好,老蒋的眼泡有些浮肿。

        看他说得那么起劲,小舍故意逗他玩:“蒋大人,汤大人一走,苏州知府这空缺该轮到你这老前辈了吧?”

        蒋通判道:“小猴精,别瞎说,从先帝开始,苏州本地人不可以当苏州知府的。”

        小舍道:“你又不像我,是个地道的苏州本地人,你是泰兴的,至多算江南人。”

        蒋通判道:“我父辈是苏州的,先帝时被迁去了外地,我口音还带着苏州腔调吗。”

        蒋通判的父辈是苏州人,洪武年间苏州发生的一次大规模移民。也就是“洪武赶散”,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抑制江南地区富豪望族的势力,惩治曾激烈抵抗朱元璋部队的“吴王”张士诚旧部,也为了快速恢复经过战乱后人少地多的江淮地区经济,遂将苏州城内数十万百姓遣散至苏北泰兴,兴化等贫穷的地区。

        已是卯时了,夏元吉那还没动静,小舍便去尚书下榻的地方打探。

        早春二月,迎春花鹅黄的花瓣开始凋谢,而那树海棠正含苞欲放,阳光洒在上面鲜艳夺目,风徐徐吹来,把夏元吉的乌发掠到了肩后,看来老头今天气色不错,那马步蹬的吭哧作响。

        夏元吉见小舍进来,把习武的剑交给手下,笑道:“小舍,要不要与我过过招?”

        小舍知道他所谓的“过招”便是推手。

        小舍便脱了上衣,伸出右手小臂插入夏元吉左腋下,插得紧紧的。

        夏元吉估计身体没复元,身体有点僵硬,小舍轻轻的将他向左斜上方横劲挑,装出要横跑对方的样子。

        夏元吉用劲压住小舍小臂。

        小舍趁对方下压的劲,用右手拇指外侧钩住他背一个右旋,同时左手拍其右田,用丹田刚劲之力将其旋空放倒在地。小舍怕摔着他,动作有点软。

        夏元吉道:“好手法,好手法,正好让我出出汗。”

        小舍道:“看来,大人身体还没完全复元,要不我刚才是旋不动你的。”

        夏元吉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嘛,哈哈,不过今天能这样,算恢复的不错了。”

        小舍替他披好衣裳,趁机问道:“大人,今天有什么需要小人办的?”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