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亚洲第一门将(下)

第(1/2)页

工体的球迷们疯狂了,一个个站起身齐声欢呼起来,似乎看到了决赛就在眼前。

        “真,真没想到啊。”口齿流利的央视解说员竟然也舌头打拌,“唐武竟然判断出对方要踢中路,而且以一种近乎于神奇的方式把球扑...哦不,是抱,也不对,应该是接了下来。对,是接了下来。”

        没有人在意黄健翔的解说是不是磕磕绊绊,所有坐在电视机前的球迷都惊大了嘴巴。那些聚在收音机旁边听球的球迷们一个个抓耳挠腮,恨不得马上去家电行搬一台电视机回来。

        “王,你和tom说了什么?”阿里汉也是恍如隔世,用他那半生不熟的汉语问道。

        “我,我没说什么啊。”王建英的英语勉勉强强。其实就算他的英语说的很溜,此时也因为唐武的扑救而舌头打结。“我按照教练的指示,就说让他最好扑住一个啊...”

        “哟西!”阿里汉也不知道从哪学来这么多的外语,不住地点头赞道,“这样一来,我们的压力就更小了,离晋级就更近了!”

        球员都在中场轮换,门将却在底线。所以唐武扑救成功后只是其他球员抱在一起,唐武独自来到底线前,把伊朗队门将“替换”上场。

        第二个点球的是肇俊哲,这名辽足出身的科班小将。

        在02年世界杯时,正是肇俊哲的一脚低射打在巴西队门柱上,差点为中国队首开纪录。

        这一事件流传至今,成为不少中国球员和球迷的殇。

        而现在,当年的辽足小将,已成为了中国队长。

        点球大战中,有人说第一个主罚的压力最大,也有人说最后一个主罚的压力最大。

        关于谁压力最大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有争议,而且还都能说出个道理来。但这五个人谁压力最小,却没有争议,那就是第二个罚球队员!

        如果第一个人罚中了,那么他便会做出榜样和表率,为第二个人减轻压力;如果第一个人罚丢了,那么有了前车之鉴,第二个人会想就算我罚丢了也不是我最大责任,所以压力也会随之减小。

        “肇俊哲,助跑...”

        “射门!”

        “球打在门柱上,进了。”黄健翔淡定道。

        有了第一个进球,在看到第二个也就不那么激动了。

        年轻的肇队原地挥舞了一下拳头,回头朝队友们高高举起双臂。

        其实他刚刚的射门也有些危险,但擦的是门柱内侧,所以问题不大。

        毕竟所有人的不会去想这球是不是门柱弹进的,因为他们又更值得去注意的事!

        当唐武再次以一种平静的态度站在门线上时,伊朗队员开始不淡定了。

        什么鬼?

        他没有喜怒哀乐吗?

        他不害怕吗?他不紧张吗?

        难道死守了一百二十分钟力保球门不失的门将,不应该是喝了兴奋剂的吗?

        联想到唐武刚刚把球回抛给自己队友的场景,马达维基亚有点恼火起来。

        这是什么?

        这是**裸的羞辱!

        如果是在正赛中,阿里.代伊早就继续起脚破门了。

        但这是点球大战,球被守门员扔回来又如何?

        马达维基亚深吸了一口气,他已经选好了踢球方向。

        轰!

        嘭!

        呼啦!!!

        黄健翔还没来得及反应,踢向右路的点球再次被唐武单掌托出。

        只不过这一次唐武没有把皮球抱住,而是任由皮球滚出了底线。

        再次扑出点球的唐武从地上爬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慢悠悠地走出底线,让出了球门位置。

        此时的伊朗门将已经看呆了,甚至忘了接下来要轮到自己出场。

        “我的天,我看到了什么?”看台上的球迷抱住了自己的脑袋,不住地惊呼。

        “小刘,我的速效救心丸呢?快快快,快给我倒出来点,我受不了了...”一个老大爷抓住身旁年轻人的脖领,用力的摇晃着。

        “咳咳咳...张,张大爷,你再晃悠,我就要死你前面了...”

        “噢,我的天,我的天!”黄健翔都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唐武又把伊朗队的点球扑出去了?我没眼花吧!”

        黄健翔强忍着内心的激动,颤抖地拧开矿泉水瓶盖喝了一口水。

        “唐武的表现让我想起了2000年的欧洲杯半决赛。那场比赛中意大利以十人应战,最后把荷兰队拖入了点球大战。”

        “点球大战中意大利门将托尔多第一次就扑出了弗兰克.德波尔的点球,而荷兰队的第二轮射门也没有进,因为斯塔姆把球打在了天上。”

        “那场比赛是托尔多的封圣之战,算上常规时间扑出的点球,托尔多一共为意大利扑出了三粒点球。”

        “也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