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讲道

第(1/2)页

第四章讲道

        三清心中诧异。

        虽然闭着眼眸,可是三清何等存在,唐汉刚刚踏入三清殿,他们就都第一时间感应到唐汉的气息,唐汉的气息明显增强许多,凝练不少,更的是唐汉证得太乙道果。

        三千太乙道果、三千大罗道果,这都有数的,一旦道果已满,那么他人是休想证得道果,除非是有人陨落,方才有可能。

        不管是太乙道果、大罗道果,都是一种道果,代表着一份天地气运,同样也代表着潜力

        “好唐汉,不曾想你闭关三千年,不但巩固了修为,还悟得太乙道果”老子睁开眼眸,眼中都是喜意。

        自己刚收唐汉为弟子,唐汉就从金仙突破到太乙境界,按理说得静修了几万年,方才能有可能再突破,哪曾想回到昆仑山,修炼三千年,唐汉不但巩固修为,更是证得太乙道果,一身气运之浑厚,不下于大罗金仙。

        虽说三清一化形便是大罗金仙,就自然证得大罗道果,不曾知晓太乙境界,也不曾体悟太乙道果之妙,但是以他们如今境界,却是不妨碍他们推演太乙道果之妙。

        老子心中感慨,自从紫霄宫道祖讲道,传法洪荒,时至如今都过去了十几万年,整个洪荒三千太乙道果,已然去了二千九百九十个,唐汉竟是能够抓住机缘,得证最后一个太乙道果。

        虽然唐汉是人族,后天生灵,但是唐汉道体完美,资质极佳,气运浓郁,几乎可以说是先天魔神

        盘古开天劈地演化洪荒,天道有感,孕育三千先天魔神,每个先天魔神都是秉承天地气数而生,生而有大气运,一化形均是大罗境界,是一方霸主。

        比如三清乃盘古元神一分为三所化,秉承天地三才而生,乃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义,三清代表大道生成规律。因此三清化形,有盘古遗泽,秉承开天大功德,是天生圣人。若是三清无法成圣,洪荒世界又有谁可成圣

        比如女娲、伏羲兄妹秉承先天阴阳之道而生,女娲更是兼备天地造化之道,有大气运。因此女娲造人成圣,成就混元境界。而伏羲也是天地间有数的大神通,妖族的羲皇

        可以说,每个先天神魔,都是不能小觑

        而唐汉表现出来的资质、潜力,不逊于先天神魔。

        “都是老师气运所庇护,侥幸罢了”唐汉谦虚道。

        “接下来我与原始师叔、通天师叔论道,你可在一旁听道,能收获多少,全凭你个人造化”老子道,他一挥手,下方顿时出现一个蒲团。

        唐汉就上前坐在蒲团上。

        三清各显出庆云,唐汉见三清庆云各自凝聚三朵十二品青莲,青莲散发着青光,演化着三人的道,暗暗心惊,闭上眼眸,静下心来听三清讲道。三清之中,老子已然成圣,原始、通天虽未成圣却也不远,因此讲道那是不同凡响,非比寻常,只见天起异象,紫气东来,霞光升起,灵气逼人,天花朵朵,馨香四溢,一阵阵仙乐之声更是伴随着大道精义响起,玄妙至极。

        三清讲道口吐莲花,那莲花之中金光点点,蕴含着三清所讲的那一句句大道精义,而后那一朵朵的莲花便钻入了唐汉眉心,至于唐汉能够领悟多少,那得靠着唐汉的悟性、毅力。

        三清从修行的起始一直讲至大罗金仙之境,其中包罗万象,又有诸多法则之道掺杂其中唐汉听得如痴如醉。

        唐汉全部心神都沉浸在三清的论道,一开始还好,到了后面,唐汉就发现三清各自的道有着明显的差异,老子擅长炼丹,讲究无为而无不为,以阴阳演化诸天道法。而原始擅长炼器,讲究天地有序,众生有尊卑,遵循天道秩序,顺天而行,以平衡之道演化诸天道法。而通天擅长阵法,讲究大道五十天衍四九,有一线生机,当勇于截取一线生机,不可妄自菲薄,以毁灭之道演化诸天道法。

        三清道法各异,包罗万千,却又独树一帜,当真是让唐汉大开眼界。

        按理说三清为盘古所化,继承盘古道法,是为盘古正宗。又在紫霄宫听道,为道祖鸿钧亲传弟子,道法同出一脉,不至于差异太大,可是事实上三清彼此间道不同。

        唐汉也不管那些,如同一干涸的沙漠,源源不断的汲取着三清的道,三清修为高绝,道自然有可取之处,岂能因为彼此间有矛盾就错过

        到了最后面,原始、通天都停住了,整个三清殿只剩下老子在讲道,原始、通天都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