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天心难测

第(1/2)页

重玄胜的这份心情,以前只有十四知晓。

        现在也只是多了一个姜望。

        十四从来是少在人前说话的。因而姜望开口道:“这些时间你我没有一日虚度,今日如昨日,想来明日也如今日。”

        我们今天像昨天一样努力,明天也像今天一样努力。

        那么昨天收获的成功,明天也会再次收获。

        这当然是一种美好的期许。

        但也未尝不是对自己和重玄胜一路前行至此的肯定。。

        毕竟他们一起完成的很多事情,曾经都被人们视作不可能!

        重玄胜先是笑了一声:“我都累瘦了!”

        然后才道:“我们想要的都会实现。明日当如昨日!”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重玄褚良在这个时候说道:“不要觉得战争是一件可以让你们予取予求的事情。如果抱着这样的想法上战场,我恐怕只能给你们收尸!”

        姜望重玄胜尽皆肃然。

        在战争这件事情上,重玄褚良无疑是有发言权的。

        这一次重玄胜和姜望都要上战场,他特意带姜望来定远侯府,就是想要战前再突击受训一番。不求姜望立成用兵大家,至少也要他在战争中能够对主帅的意图有所领会。

        值此大战之前,整个齐国秣兵历马,个个磨刀霍霍。若非重玄褚良这时还在等待天子的最后决定,也须是没时间来理会他们的。

        此刻,重玄褚良看着书桌对面的这两个年轻人,当然话主要是对着他这个太聪明、也太倚仗聪明的侄儿说。

        “你道夏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南域两半,以书山相隔。大宗雄踞,大国林立,千年万年以来,征伐频仍。你道夏国是怎样从泥淖中一路厮杀出来,统合南域东部,灭理吞梁,兵锋望东北?”

        理国和梁国在历史上都曾为夏国所灭,当然夏国灭掉的国家绝不止这两个……只是唯有这两个国家后来复国成功,这段历史才会被人提及。

        重玄褚良此时的目光里,有一份历史的厚重:“你以为伐夏是唾手可得的功勋?”

        “你以为夏国是阳国那样的软柿子,在战争开始前就已经被消灭了历法、消灭了文字?”

        “你以为我递给天子那份军令状,是因为这件事情毫无危险,所以肆意争功吗?”

        “你以为我和军神,和曹帅,和修帅,是在争什么?”

        “你怎么敢小觑了夏国?”

        “阿胜啊阿胜,你须知道。当年那场战争开始前,朝中一半人主和!很多人畏夏如虎,大战还未开始,  已经有万家哀哭。有士卒敲断了自己的腿,  只为了不去前线!”

        重玄褚良说到这里,  顿了顿,然后才道:“你须知道……当年那一战,赢得非常艰难!”

        重玄胜当然知道他未竟的话语是什么。

        有不能言者,  有不忍言者。

        前者如废太子姜无量。

        后者如已经死去的重玄明图、重玄明山,乃至于当年那些同样声名显赫,  现在却已经不被记得的人。

        万家枯骨,  才换一将功成。

        伏尸百万,  方有霸业诞生。

        在这种规模的大战里,真君都有可能陨落,  真人都未必能够自保,神临修士可能在一次冲锋里就烟消云散。

        所谓天骄,所谓天才……又何如浮埃?

        重玄胜坐得非常端正了,  他诚恳地说道:“是侄儿狂妄了。”

        而后他问道:“叔父,  以您之见,  今日之夏国,  有哪些值得重视的人物?”

        重玄褚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值得你们俩重视的人物,那就太多了。”

        姜望老老实实地听着。

        “值得您重视的人物呢?”重玄胜又问。

        重玄褚良沉默一阵,  道:“首先当然是夏太后!”

        “当年一战,夏皇死于万军之中,被咱们帝君摘下了头颅。夏太子,  夏二皇子,夏四皇子,  夏五皇女,尽死!夏三皇子被我亲手斩杀……

        彼时那位堪称雄主的夏皇,  唯留一个九岁的幼子存世,于是皇后监国。

        她在掌权的第一时间,  就与景国达成了盟约,秘密修筑仪天观。

        那时她着凤冠霞帔,坐镇夏都城楼之上,远眺东土,身对我大齐兵锋,说‘大夏龙脉若绝,当自国母始。’于是重贿四邻,  和议八方,诏天下勤王。

        在夏皇战死后,我军仍然遭遇了非常顽强的抵抗,等到终于兵临夏都时……仪天观已经落成。

        咱们不得不退出南域,  回师东土,叫夏国得以保全社稷。

        及至如今,是为今日之夏太后!”

        重玄胜赞叹道:“有些事情从书上读来,不甚稀奇。今日听叔父您讲述,方觉确实是母仪天下,彼之英雄。”

        姜望更在意的却是那个定远侯轻描淡写带过的“夏三皇子”。

        虽是轻描淡写,但能被凶屠记住的人,又怎会简单?

        重玄褚良当年孤军入夏,转战千里,直到今天都被视为壮举,过程当然极其凶险。如夏三皇子这样的对手,在夏国境内他遭遇的肯定不止一个。可最后仍是叫他打穿了夏军的后方,来去纵横,如入无人之境。

        所以说,重玄褚良为什么是东域第一神临!

        这时候的重玄褚良又道:“此外,夏国尚有两位王爷,与国同荣,都是世之真君,谁敢小觑?”

        姜望的史书却是还没有背到夏国来。

        重玄胜看了他一眼,帮他问道:“侄儿虽知其名,却不知他们厉害在何处呢。与咱们军神相比如何?”

        重玄褚良道:“一是武王,姒姓名骄。夏国皇室出身,从现在这位夏皇的辈分算起来,得往前追溯九代。是夏国真正的镇国强者,甚至于在当年的大战中,都曾与咱们陛下交过手。”

        “第二个嘛,乃是岷王虞礼阳。上一次在剑锋山,带人围攻咱们大齐军神的,便是他了。”

        武王娰骄乃是积年的真君,曾经都与齐天子交过手,实力自不会弱。

        而岷王虞礼阳当初联手五位真人,一齐围攻大齐军神姜梦熊,结果被当场毙杀一真人,使天降血雨。其人与姜梦熊之间的实力对比,当然也不必再说。

        当时死的那一位真人,正是阵道名家,夏国太氏之太华真人。

        重玄胜想到这些,忽然道:“死掉的那个太华真人,他有个侄孙叫太寅吧?上过观河台的?”

        他看向姜望:“望哥儿在山海境是否与他交过手?”

        “是。”姜望语气平静地说道:“当时对上了他和项北。”

        他没有说胜负如何,胜负自是不必说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