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人这就抓到了?

第(1/2)页

  行宫水榭处,鸟语花香,静谧幽雅,端的是一派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

  只不过,就在下一秒,王迪的一声惊呼,吓得鸟儿齐飞,鱼儿四散,打破了这自然和谐之美。

  “你说马皇后……”

  话还没说完呢,注意到英国公被茶水呛的连咳几声之际,王迪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一个玄孙辈的后人,怎能直呼高祖母为马皇后呢!

  “你是说…孝慈高皇后…信奉明教?而非是太祖高皇帝?”

  如果说朱元璋是明教徒,王迪还不算太过惊讶。

  他是怎么也没想到,慈德昭彰母仪天下的大脚马皇后,竟会是明教教徒!

  这一瞬间,结合影视剧当中的情节,王迪甚至在猜测,这大脚马皇后该不会是明教圣女吧!

  越想,他觉得越有这可能。

  即便本来不是呢,当她贵为一国皇后之际,那不是也得是了。

  “太祖高皇帝…任何宗教在的他手中,不过是个工具而已,谈不上信与不信。而孝慈高皇后,据老臣了解到的消息,应该是名地地道道的明教徒。”

  注意到皇帝在静心聆听,英国公抿了口茶水后,也不再卖关子,直接讲道:

  “孝慈高皇后的父亲,马公老太爷…据老臣家父所言,信奉的极有可能就是明教。”

  “马公老太爷祖上曾是归德府宿州的大富豪,但他本人一点都不在乎金银这一类的身外之物,常常乐善好施救济贫苦,甚至到了最后,家业日渐贫困都未曾有过一丝改变。”

  “而被马公老太爷视若掌上明珠的孝慈高皇后,自幼便因为父辈的种种善举,养成了仁厚节俭的脾性。即便贵为开国皇后,也始终不曾有过改变。”

  “虽说马公老太爷因为杀人避仇,逃亡他乡,临行前将孝慈高皇后托付给生死之交滁阳王郭子兴,但那个时候,孝慈高皇后已经是金钗豆蔻之年,再加上孝慈高皇后自幼聪慧巧思,通读史书,所以说,孝慈高皇后的信仰,并未因为滁阳王信奉白莲教的缘故而有所改变,况且……”

  言语至此,英国公顿时止住。

  王迪观其脸色并未有任何异常过后,他马上脱口而出道:

  “况且什么?英国公你如实说来就行,今天出你口入我耳,朕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心中的好奇。不管这秘密是真还是假,朕就当听故事了,不会因此怪罪于你的。”

  有了皇帝的亲口保证,英国公点了点头继续讲道:“明教是外来的,不过他自打传入中原大地那一天起,他们始终保持着积极融入汉人本土的各类宗教。”

  “而白莲教,有说其渊源是来自佛教的净土宗。宋时的慈照僧人,在当时流行的净土结社的基础上,创建出来的新教门,起初称之为白莲宗。”

  “还有一说,白莲教,就是经历‘会昌灭佛’后改名为明教的摩尼教,吸收本土佛教教义后,衍生出来的一支新教门。”

  “陛下,宋时的方腊起义,你可有印象?”

  说了不少,趁着反问的功夫,英国公又抿了口茶水润润喉。

  “方腊起义…朕怎会不知道呢。”

  说实在的,王迪对于方腊起义,仅限于历史课本和儿时看过的《水浒传》。除此之外,便再无其它印象了。

  “史料记载,方腊本人便是明教教主。但是…当初他带人起义反宋的时候,多以头扎红巾为明显标志。”

  “陛下,您要知道,明教教徒,向来服色尚白。而且,元末期间,各地聚众起义的白莲教徒,也均是头扎红巾,冠以红巾军的称号。”

  “所以说,这三百年以来,明教、白莲教还有弥勒教,因其教义近乎差不多,这其中的真真假假,恐怕也只有核心教徒能分辨清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