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第(1/2)页

李适的陈词犹如釜底抽薪,此时此刻,谁再敢言及对外以外的话茬儿,就是在谋私利。

        对士族而言,法理是决不能失的。

        失了法理,就是失了在朝堂中立足的治政正确。

        因此,连元载都缄口不言,只愤愤的继续瞪着郭连城。

        “太子所言没错,外患尚未平定,吾等朝臣理应将精力都用在一致对外之上。”

        “是啊是啊,”李豫也笑嘻嘻道:

        “郭总督二度驰援太子,使太子度过险境,可谓功不可没,朕若不褒赏反而还苛难。”

        “岂不是要寒了一心忠于大唐的忠诚臣民的心?”

        李豫趁机替郭连城开脱一通后,便匆匆宣布道:

        “既然太子回来了,两道也已于太子的亲自率部出征下,初步恢复安定。”

        “还请诸位爱卿,多将心思放在团结平定内忧之上。”

        “江淮一带累欠的租庸尚未收缴,此事朕决定交由太子亲自处置。”

        “退朝!!”

        不等群臣反应过来发表异议,激烈反对此等好事落在了太子手上。

        李豫就匆匆一声“退朝”,一溜烟儿的从侧殿跑了个没影儿。

        “哼!真是一群墙头草!攀缘附会之徒!”

        李适气鼓鼓的怒瞪一圈朝臣,走到郭连城身旁后,拉起郭连城就走。

        “气死本宫,阿父究竟怎么想的,竟然留用这么一群废物!”

        哪怕眼不见为净了,李适还是无法消除心头怒火。

        恨不得如征战沙场一般,将方才在朝上胡说八道的忘八端们全部斩杀。

        “本宫以一万敌三十万,不信本宫有此能耐本宫尚能理解。”

        “竟然轻信叛贼臣子,叛贼公然胡说八道只出兵了两万,这群没脑子的竟然去信叛贼!”

        “真是气煞人也!”

        李适的牙关被气的连连打颤,可见被气的不轻。

        郭连城却早已见怪不怪:

        “气有何用,你最应该做的,便是于朝中培植自己的党羽。”

        “待你的兵力、党羽,足以与元党、鱼党抗衡,把他们收拾干净,不过是迟早的事儿。”

        李适点点头表示有道理,但脑子里却没有任何头绪:

        “恩公,您可有人才推荐?本宫自被册立为元帅储君以来,一直在外征战。”

        “太子幕府绝大多数都是武官猛将,而擅权谋者,恐怕一只手都凑不够,实叫本宫头疼的紧。”

        郭连城轻笑:

        “那个刘晏,还有王缙,这俩就不错。”

        “啊?”李适意外。

        不等李适又情绪化的开腔拒绝,郭连城就继续说道:

        “墙头草也有墙头草的好处,毕竟人嘛,总会为了自保而审时度势攀缘附会有权势的。”

        “这不代表墙头草们没有真才实学。”

        “若殿下能叫墙头草们倒向殿下时,让墙头草们学会‘忠诚’,他们就会意识到,所谓的‘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过是墙头草行为。”

        “忠诚才是构成名垂青史的基本条件。”

        “士族不都很在乎名声。”

        一席点拨,让李适顿时恍然。

        “恩公竟然还懂拿捏人心,当真受教了。”

        李适脸上的乌云,渐渐放晴,“拿捏人心”这四个字,也勾起了他的兴致: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