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36章

第(1/2)页

宫中诸事祁晔不知,他先去了大理寺。

        玄诚的尸身和遗物分开存放,因此祁晔只找大理寺少卿查看玄诚道士遗物,按他所想,若这道士真是江湖骗子,这骗术的工具是他吃饭工具,该随身携带。

        果然,在大理石少卿陪同下,祁晔查看了一番玄诚遗物后,找出了几样东西,蜂蜡和一些粉末,只是粉末都湿透了,黏成一团。

        祁晔直接叫人拿来一个火盆,将湿透了的粉末取了一点扔进去,果然见伴随着水汽蒸发声音后,火苗上窜,并有说不清的气味产生。

        事情查到这里,很明摆着,玄诚施展的就是骗术,蜂蜡抹在手指上可隔绝火苗灼伤,那些粉末应该是磷粉之类遇空气易燃。

        “殿下,臣这边还有些从吴宅搜出来的东西,您看下,”查案的人在吴宅搜到一些疑似铁的碎屑,只是不多,与本案又无关联,本只是写进案卷,既然晋王过来,大理寺少卿便提了起来,“应该是铁屑。”

        祁晔用手指捻了些闻了下,是有铁锈的那种味道,用帕子擦干净手指,他点点头,“是铁屑。”想到宫中发现的那根铁丝,这就可以对上了。

        只是,没想到事情进展的这么顺利,让他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颇觉自己有神探潜质的怪异感。

        将这疑惑按住不提,今日出宫的主要任务已经完成,他书写成信让福全先带回宫中,“许久未外出,我去街上逛逛。”

        福全也觉得自家殿下这些日子可遭苦受罪了,笑的胖脸团团,从袖子里拿出一袋子银锭,“哎,殿下,您带着花用,不够就让人去宫里取,好好解解闷,老奴就不陪您了。”

        “去吧,”祁晔接过银袋子,随手掂了下,很有分量。

        不过,这福全出门带这么重的银两在身上,实在不如钞票方便。

        可惜这时候连银票交易都未出现,人们出门在外,少些带铜钱,多些是金银,大额的除金银可交易,还可以物换物,比如绢皮毛等,只是这些商人外出携带并不方便,易被打劫。

        晋王心中有了个念头,只是这些还需慢慢规划商议。

        这会儿他只想早点见到陶灼,可惜他之前便让影卫打探消息,得知承宁伯府因老伯爷去世,伯爷这一辈需守孝三载,陶灼他们这极少出府游玩赴宴,上次在威远侯府见她和她母亲,也是因威远侯府是她外祖家。

        虽然是不同时空,可祁晔回忆起见过的陶灼家人,只觉得依旧亲切,虽不知有无曾经记忆,可他们面容不改。

        不过,到现在他见过有印象的只陶益青、陶灼和她父母,都是模样未变,像是陶益青的父亲承宁伯便不是上世他熟悉的伯父,显然并不是伯府所有人都是陶灼原先家人。

        既然是影卫,一般都是隐于人后,因此,祁晔身边尚有四个侍卫随行,并不是宫中一般侍卫,都是景隆帝给他的亲卫,身手高强,由此可见帝宠。

        “殿下,咱往哪里去?”

        既然是晋王亲卫,那关系自然也非一般侍卫可比,都是心腹,其中一个方脸侍卫唤作贺年的,性格比较爽朗爱玩笑,便笑嘻嘻凑在晋王身边问。

        他在四个亲卫中按年龄排第二,与老三贺月是双胎,老大赵永丰老四王正行,四人关系极好,除了贺年都性格稳重端肃。

        一般出行,祁晔只带两个侍卫,可景隆帝不放心他,今日四人都跟随出来了。

        祁晔道:“随意走走。”

        不过,走着走着,祁晔就转到了承宁伯府所在的坊间,离开东市了,贺年见到快到晌午了,晋王这一路只在街上走,也不进铺子,这附近也没什么酒楼,不由问,“殿下,您回宫用午食还是找家酒楼?这边并没有像样的酒楼,”倒是有小店面,可他家王爷可没去过。

        祁晔其实一路走来,在想找个什么借口去承宁伯府,可想了一路子,发现他跟承宁伯府实在没有任何交集之人,如此看来还是得从陶益青那边下手了,可惜影四的消息,陶益青不在府中,去万清寺为亡母诵经了,且一去要半个月之久。

        他才去了没几日,等他回府还有十多天,祁晔有些等不及。

        可他实在寻不到找陶灼的路径,心下暗岑看来只能去万清寺先结交陶益青,希望他如上世一般依旧能与自己做好友。

        不过今日显然来不及去万清寺了,便先回宫了。

        虽然晋王步行,不过出宫时是乘马车,赵永丰很快将跟随在不远处的马车召唤过来,他们四个则骑马跟随左右。

        马车由东市西外侧大街穿行往皇城走,走到一半,祁晔叫停了车夫,掀开窗纱看向对面一家铺子。

        贺年好奇地望过去,见是一家卖首饰的铺子,不由愣了下,接着悄悄捣了下身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