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第75章

第(1/2)页

“说起来,那些内侍还是本宫让人选了送过去,看来还是没选好,等回头仔细核查一番再换一批。”

        “皇嫂,您已经很尽心了,”晋王没想到只检讨一二,还把皇后给绕了进去,忙道,“等我回府后,再梳理一遍纰漏就是,不用换人了。”

        但孟皇后却觉得不可,“这都是管事的和下人该做的,你做王爷的梳理什么,可见管事的没安排好人手。好了,就这样,”她看向景隆帝,“圣上,这个纪夏雅一定要逐出京城,不得再回京。”

        景隆帝也是这般想法,“皇后说的是。这个纪夏雅的确不像话,她父亲是谁来着?教女不严!”

        “河东道汾州刺史纪忠堂,是平阳郡王妃的妹婿,工部左侍郎小舅子,”晋王一连串将纪家与京中两家关系道出,这熟稔的语气让景隆帝都忍不住看他,晋王却道,“因前头纪夏雅行为骄纵,益青和他三叔陶司业曾上折子参过,但当时正逢臣弟昏迷,折子就被压下了,此事也不了了之。”

        其实是平阳郡王亲自出面,赔礼道歉才息事,但晋王这样说也不算错。

        景隆帝早知道京中官宦间许多亲戚缠枝,但对将纪夏雅接来京城的平阳郡王妃也有些迁怒,不过,如今纪夏雅已从平阳郡王府搬了出来,且此事是左家那个姑娘随同,又有平阳郡王昔日功劳,才让景隆帝没有牵连郡王府。

        “不知是不是左侍郎夫人家教问题,臣弟听底下人讲此事时,提及其女也曾对一些闺秀口出不逊,”晋王也不放过曾经辱骂过陶灼的左青青,丝毫不觉得自己一介王爷向帝后告这样的状有何不可。

        仗势欺人又如何?这是她们曾欺负灼宝时该得到的下场。

        不过,他没有再次将陶灼提及其中,只用了其他闺秀,毕竟这也是事实。

        其实,就算晋王不讲这些,帝后的手段也很快会查明纪夏雅和左青青往日弄出的事端,只是提早发作罢了。

        “来人,给左侍郎去送个口谕,”景隆帝道,“让他约束好家中内眷。”

        孟皇后道:“还是用我的懿旨,将纪夏雅逐出京城。”

        至于接到懿旨和申斥时,纪家和左家如何处置纪夏雅和左青青,尤其是纪夏雅,这都是纪家他们的事了。太子只要不再看到那个骄纵无礼却又妄图攀附自己的女子就好。

        “还有李蓉,皇兄你也该申斥一二了,”晋王再提起今日惹事的另一人,“先前几次堵我不说,今天居然当着福安的面,去羞辱伯府六姑娘,不说那是益青妹妹,很懂事的小孩子,她也是福安的朋友,当着福安的面就嘲笑她,是不把福安放在眼里吗?李蓉于礼数品行上委实不端。”

        其实,对于太子和晋王,从小就会被小姑娘们追捧,景隆帝觉得这很正常。毕竟两人身份尊贵,模样也生得好,尤其若是身份相当的,他还觉得日后长大可以匹配一对。

        但纪夏雅这种手段让景隆帝不喜,且品行不良。

        李蓉原先也没对晋王做出过激的行为过,景隆帝不觉得什么,可晋王将事情说到自己的嫡公主不被县主看在眼中,这就让皇帝就不适了。

        太子也跟着说,“是啊,父皇母后,福安一直都性子软弱,本就让人担心她被人欺负。如今难得有个合得来的小姑娘玩耍,李蓉竟这样嘲笑她,不也是嘲笑福安交友吗?”

        晋王与太子年龄相仿,曾一起被李蓉堵到过,尤其小时候的李蓉仗着自己表姑母的身份,行为也让温润的太子不喜,两人一汽儿的使劲告状,帝后这心越发觉得李蓉不堪。

        孟皇后更是爱女心切,深觉太子与晋王所言有理,“圣上,许是固和姑母只有昭容这一个闺女,又是老来得女,过于娇惯了。妾身看,不如送个教导嬷嬷去给昭容?”

        固和大长公主本身性子软和,不然也不会被选中和亲才赐下封号头婚不幸,是后头的驸马帮了她脱离,后这驸马又帮扶景隆帝登基,如今虽作为驸马没有实权,但却有体面。

        不然,昭容县主也不会常出入皇宫,直到后来去追扰晋王,晋王觉得其人烦不胜烦,告知孟皇后,她入宫才减少。

        事实上,孟皇后也没想到,小时候活泼可爱的李蓉,越长大越不讨喜,这一点跟性子软和的固和大长公主截然相反。

        景隆帝点头,“可以,昭容也不小了,这性子是要好好扳正了。”

        他容不下,自己疼爱的小公主不被人放在眼中,这岂不是在挑衅他这个帝王?

        接到孟皇后的懿旨和送去的人,李蓉第一次惊慌了。

        她从来没想到,自己不过训斥一番一个伯府姑娘,居然就严重到被皇后送教养嬷嬷,这教养嬷嬷一送,看似皇后在关心她的礼仪,可又岂不是向全京城的人说,她李蓉让皇后觉得礼仪不够,需要教导?

        “父亲,母亲,我没有看不起福安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