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第106章

第(1/2)页

“张郎中,快给老夫人看看,”陶玉琅一眼看到不对劲,赶忙扶着邵氏的手让她慢慢坐下,急声把才进了明间的张郎中给叫了过来。

        其他人也都担忧地往这边靠拢,但陶灼忙提醒,“别都靠近,会让祖母不好喘气,”围的人多,空气稀薄。

        听她这么一说,大家都没敢再动,只担心地望着。

        “气急攻心,思虑过重,”张郎中说了下诊断结果,当然一眼看到堂下被绑着的承宁伯时,就知道定然是这伯爷气到了老夫人,只是他们做郎中的,都练得一身眼不斜不多言的本事,“我开个方子,抓了药给老夫人喝了,很快会痊愈。只是老夫人到底是上了年纪,需要清净为上。”

        “劳烦你了,”邵氏虚声道,自己身体自然知晓,这都是让下头那个孽障气的。

        还在装晕的陶光启听到,到底还是担忧母亲,差点就忍不住睁开眼。

        这时听见陶玉琅说:“张郎中,你来看看我大哥,大概是早上没吃饭,一下晕了,给他扎个针吧。大哥还年轻,一定不能落下后遗症,得好好扎。”

        张郎中收到陶玉琅的眼神,忍着笑,点点头,“三爷放心。”

        陶光启就感觉有人走近,然后轻搭脉搏,忍住了不动,却不想接着就觉得手背上针扎似的疼,忍不住“哎呦”一声睁开眼。

        却见是陶玉琅手里捏着一根针,正似笑非笑看着自己。

        “大哥不装了?看来是不扎到自己不知道疼,你把母亲都气病了,还有脸装病?”

        到此时,陶光启自然不想承认是自己气病了邵氏,“你胡说什么,母亲这样,还不是你们先胡说八道,让母亲误会在先。”

        陶光启方才趁着装晕,好好地捋了下事情,此时自然不想让人觉得是自己气晕了老母,不然就是大不孝。

        等张郎中才出去,他就对邵氏说:“母亲,刚才儿子都说了,兮娘是方氏许可,签了文书,我娶了的平妻,母亲不信,我去取来文书就可知道,只是,您先给我松绑。”

        邵氏看他,“就算平妻又如何?青哥儿的世子位你缘何不去请封?你是要留给外头那个?你今日就在此说透了吧,别让我一次次地生气,方才郎中也说了,我上年纪了,跟你耗不起!”

        最后一句,直接点在了陶光启心头上。

        可他却装作没听懂,“母亲说什么胡话,您就是一时的不适,张郎中不也说很快就好。世子位我有成算,您就好好养着,别管这些事了。”

        “我不管?我不管,让你把伯府给个外面不知底细的人?把祖宗基业都葬送到你手里?”

        邵氏搀着声音。

        她这样说,让陶光启十分恼怒,甚至带了些狂暴,“母亲,在你眼里,我就如此不堪?我知道你看不上我,觉得我不如三弟聪慧,做官也不如他,可这伯府爵位在我手里,我传给谁就是我说了算,便是母亲也不要偏向你喜欢的那个!”

        陶玉琅和邵氏都吃惊地看他。

        尤其是陶玉琅,“大哥,是一直都对我有怨言?”

        邵氏也没想到他会有这样的想法,虽然她是喜爱明理懂事体贴的小儿子,对大儿子不争气有些不满,可也没有太过偏疼过小儿子,小儿子出色那都是他自己努力来的,就比如做官,大儿子反倒靠了老伯爷,小儿子却是实打实自己读书考出来自己升上去的官位。

        反正已经这样,陶光启撕破脸皮,“是,我就是对你有怨言。以前你处处压着我一头也就算了。我不喜欢的,你明知道还对他好,这不是你先与我作对?是你先不把我这个大哥看在眼中。”

        “他自己思想出了问题,才会看什么都是错的,”陶灼可不想让这渣男影响父亲,就开口说,“只有自己不堪的人,才会处处看旁人都是错。”

        陶益青终于开口,看向陶光启,“你处处都是旁人不是,那你冷待我娘亲,让她抑郁成疾,过早离世,她的死你是不是有责任?你还从小迁怒我,冷待苛责。后娶了母亲,又冷待她,既然你这般喜爱外面那位,缘何这般折磨她们,我们也是你的亲人,你怎么不说自己才是一直偏心到了极点的那个人!还有,我不信我娘亲会同意你娶了外面那个做平妻,还替你隐瞒下,娘亲她临终前,是恨着你的。”

        “他要是能觉得自己错,还能是他吗?”卫氏凉凉地跟上一句。

        “这是不是叫做众叛亲离?”陶灼补刀。

        这句话简直就是诠释了陶光启此时的状态。

        陶光启狠狠瞪了陶灼一眼,就是这个小侄女,坏了自己的大事,且等着的!

        见他们不管自己怎么说,都不给自己松绑,更没法让他去取文书,陶光启不由着急起来,“跟你们说不通,只取来文书你们看了就知道,这些年将兮娘放在外面,的确是当初方氏同意了的,她按了手印签了名。”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