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发威

第(1/2)页

褚遂凌慢慢悠悠的踱步回了御书房。随手翻了翻堆放在书桌上的奏折,冷笑一声。

        以前褚遂凌因着想要报复谢文玉,以至于连两人一起打下的江山都可以说扔下就扔下,连带着,自然没有好好的打理过朝政,所以能送来御书房的奏折,也不会是多么重要的。

        前朝后期,藩王割据,先祖被手下黄袍加身,不得不起兵。但先祖是个有远见的,并没有在成功后过河拆桥,反而还重用那些跟着他打天下的兄弟们。后来太宗继位,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加之上一辈的老将还在,边境太平,为后来的皇帝,也就是褚遂凌父皇,为他开创了一个很好的局面,河清海晏,国泰民安,万国来朝,所以,先帝开始打压武将,收回兵权,重用文臣。

        褚遂凌的母后就是出身武将世家,也曾跟随先祖一起打天下的,先帝不仅打压武将,更是放纵屠杀功臣之后的做法,引起了武将不满,为后来褚遂凌的反叛埋下了隐患。

        褚遂凌上位后,兵权四分,其中三份都在褚遂凌手中,要不是上辈子他有意放纵,靖王绝无成功的可能。

        一份是守卫边境的戍边军,一份是长期驻守京城的北大营,还有就是保护皇帝安全的禁卫军,都牢牢的被褚遂凌抓在手里。

        剩下的一份,就是保护京城安全的北羽军,这个是在清江郡王手里,当初先帝收回兵权,将其交给清江郡王管理。所以等褚遂凌打入京城,清江郡王投诚后,他也没有收回这部分兵权,其实就这些兵力,对自己构不成威胁,所以乐得顺水推舟做个人情。

        比较难的是朝廷的文官,当初先帝重文轻武,这也注定了朝堂上文官权利较大,褚遂凌不插手后,左右丞相把持朝政。宫里的贤妃便是左丞相家的嫡次女,嫡女又是清江郡王府的世子妃,左丞相与清江郡王便站在了一起。右丞相是个老狐狸,看似那边不沾,其实和那边都有牵扯,最是圆滑不过。

        可褚遂凌知道,右丞相这老头是个真真正正的中正之人,上辈子,见褚遂凌日益糊涂,靖王又是个靠不住的,边境也不稳,老人家在靖王谋反的那晚,便也气急攻心的去了,褚遂凌之所以知道,还是因为临死前,隐约听到小太监急急的向靖王回报,被他听见了。

        宫里的惠安贵妃母子,其实一开始褚遂凌就没有放在心上,一是她们一个是嫔妃一个是皇子,在这偌大的后宫里,完全是靠着他的宠爱活着的,二是,惠安贵妃母族已经倒了,不成气候,对付她们,并不需要花费多大的力气。

        难的还是宫里的太后与靖王,太后在后宫经营已久,虽然这江山是他打下来的,可这几年里,自己只顾着报复谢文玉,并没有花费心力在掌控皇宫上面。再加上他有意提拔惠安贵妃,打压谢文玉,以至于谢文玉徒有皇后之名,其实手里半点权利也无,不过现在既然两人解开了误会,后宫的事情,还得依靠谢文玉。

        自己主要还是料理前朝的事情,这事说来还是褚遂凌自己做的孽,因为他有意放纵,靖王在朝堂混的如鱼得水,倒是让他办成了好几件大事,在自己不思进取的对比之下,显得他是个有能耐的,让他笼络去了不少人心。

        不过,这也没什么,俗话说的好,文人造反,十年不成,只是这样还没什么。上辈子,自己将靖王调去了户部,让他贪墨了不少。再加上自己有意放下手里的兵权,才叫靖王叛变成了的,这辈子,自己才将靖王调去户部没几天,只要他敢伸那个手,自己就能抓住他的小辫子,剁了他的爪子。

        想明白这些,褚遂凌不由的有些放松,总归还不晚,只要手里的兵权还在,什么也不是问题。

        “皇上,您要不先歇歇,喝杯茶。”江全慢慢的倒好茶,又退到了一旁。听到他的声音,褚遂凌偏头看过去,顿时乐了。

        江全倒是越来越有模有样了,这江全便是那晚褚遂凌醒来,看到的那个小太监,那晚还哆哆嗦嗦的怕的不成样子,如今倒是有些大总管的样子了。

        见褚遂凌笑的开心,江全疑惑道:“皇上,奴才脸上是有什么东西吗?您为何笑奴才。”

        褚遂凌摆摆手,道:“无事,你脸上好的很。”

        【哎,皇上倒是不凶了,怎么变得奇奇怪怪的呢。】

        以前跟在褚遂凌身边的老太监,其实是太后安插在自己身边的。上辈子自己知道,却懒得搭理他们,这辈子,既然决定好好来过,自然不能放任下去。褚遂凌不怕打草惊蛇,随便安了个由头就将那老太监打杀了,重新提拔了江全上来,提拔江全,还是因为在谢文玉还在冷宫时,他多次私下里偷偷照顾,这份心意,才另褚遂凌放心的用他。

        因为褚遂凌与谢文玉刚来京的时候,身边并没有多少侍从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