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旋风

第(2/2)页

尊贵,是天生的贵人,可是人家洪武大帝告诉你,没有什么天生贵人,谁都是一样的!

  你说你吃喝穿戴,享受生活,凌驾百姓之上,是天经地义的,可问题是大明皇帝都不这么想,你有什么资格这么想?

  你算是什么玩意?

  敢和洪武大帝比吗?

  时至今日,强大的大明朝,已经形成了示范效应。

  国家体量,治理程度,文明发展……从任何一个角度衡量,大明都堪称一个范式!

  世界的新标杆!

  这一点和蒙古绝对不一样……蒙古人也有着强悍的武功,征服了不计其数的地盘,建立庞大的国家。

  但是对不起,蒙古人的核心是空的。

  他们只有一些自己的习惯,却没有完整的主张,没有成体系的文明。

  这一点放在大明身上,可是完全不一样的。

  明朝的示范效应太强大了。

  比如前面提到的安南,推翻了陈朝统治,铲除了当地大批豪族地主,在过去的几年里,安南已经迅速成为大明南方的粮仓,每年能提供稻米五百万石以上。

  除此之外,安南还消费了一百万匹丝绸细布,整个国家的衣食住行,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安南的进步看在其余国家的眼睛里。

  南掌、占城、暹罗,乃至缅甸,都在酝酿着风暴。

  大明天子朱元璋的传记,也在这些国家广泛流传,他们甚至把老朱写进了歌词里,弹着当地的土乐器,四处传唱。

  好玩的是由于朱元璋写了自己在寺庙出家的事情,南洋诸国的僧人居然也开始主动讲述,甚至称老朱是文殊菩萨,有着无与伦比的大智慧。

  简直不顾事实,就是硬往上凑合,也不怕老朱拆了他们的庙,把和尚都赶回家里头!

  反正在这些地方,由于长时间受中原文化熏陶,懂得汉字的人也不少,因此老朱的传记传播还挺迅速的,而且基本上没什么偏差。

  可是向西发展之后,事情就开始走样,尤其是到了欧洲地盘之后,简直是血雨腥风……首当其冲的就是拂林国。

  皇子殿下最早向国内翻译了老朱的传记,还大量介绍大明的情况,表明要效仿大明,改革弊政,自强图存。

  他的用意自然是好的,可是君士坦丁堡之中,看到了这个,完全炸开了。

  因为朱元璋的经历,只是在说明一个问题,任何人都可以靠着自己的努力,获得命运的改变,不光是改变自己,还能改变国家。

  一句话,人要自强自救!

  这就和君士坦丁堡的神仙们起了冲突,这里的神职人员可是主张虔诚祈祷,靠着神明显灵,才能救他们!

  而且他们还有一种观念,既个人的努力,未必能得到神明的救赎。也就是说,你积德行善,但神明也不一定帮助你,还要看神明的心情,对于普通人来说,你的任务就是虔诚信仰。

  这是一种很聪明的说辞,完全避免了东方神明的尴尬……你要是不灵,下次就没人来了。

  但老朱的传记,却透着一股子人定胜天的主张。

  只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采取正确的措施,完全可以以弱胜强,并且最终彻底取得胜利,以凡人之躯,成就神仙壮举。

  试想一下,如果普通老百姓都相信这个,他们还不瓦解冰消啊!

  因此许多人站出来,抨击曼努埃尔,说他把灵魂卖给了魔鬼,是东方的恶魔授意他,妖言惑众的。

  应该立刻开除他的皇家身份,永远不许他回来。

  但是在君士坦丁堡,还有另外一些人,他们主要是世俗的贵胄,还有些领兵的将领,以及财力雄厚的大商人。

  他们从朱元璋的传记当中,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崭新的治理模式,对他们的启发非常大。

  这帮人则是坚定主张全面效仿大明,改革维新。

  这两伙人针锋相对,而与此同时,还有一大批学者,他们被东方展现出的文明折服了,有许多人主张向东方学习,获取知识,寻找新的方法……这些学者当中,有一部分人,已经登上了船只,踏上前往大明的道路。

  而在西欧,来自东方的冲击,持续发酵着,罗马拼尽一切,阻挠扭曲东方的消息……但是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西边的法国,竟然率先出现了一大批主张学习大明的人。

  道理也很简单,此刻法国正在和英国进行百年战争,而且很不幸,他们还处在下风……法国可以向任何人投降,但绝不能投降带嘤。

  所以……法国国王查理五世决定效仿大明,组建新式武装。一股名为朱元璋的旋风,开始刮了起来。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