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张昭献计图蓝田

第(1/2)页

陆逊出身于显赫的世家,从东汉初年陆家就在江东富有盛名,他因幼年丧父所以寄养在从祖陆康的家中,陆康当时任庐江太守,被汉献帝封为忠义将军,同时也是陆家的宗族族长。

        兴平元年刘备接替病故的陶谦任徐州牧,袁术在南阳失败后占据淮南,他考虑到刘备的政治立场倾向袁绍,准备发兵讨伐徐州并向陆康索要军粮物资。

        在陆康拒绝袁术的要求后,袁术命孙策率兵攻打庐江。

        孙策当时跟随孙坚的旧部在其帐下效力,战斗持续一年多庐江被攻破,陆家宗族数百人死于战火中,太守陆康也在城破后病逝。

        在庐江战争爆发之前,陆康将幼子陆绩与陆逊送回了吴郡避祸,这才让陆家的血脉得以延续。

        陆绩虽然是陆逊的从父,但是年龄比陆逊还要小几岁,年轻的陆逊便成了陆家的新族长。

        陆家的惨剧虽然是由袁术发令,但是执行人却是小霸王孙策,陆逊与孙家算得上有灭族之仇。

        孙策收取江东时采用武力和杀戮,后来自己也因此埋下祸根草草离场,临死前审视自己才没有选择与自己同性格旳孙翊,而是选择个性偏内敛的孙权。

        孙家作为外来者在江东根基不稳,本地大族掌握着大量佃户,这些人平时耕种战时为兵丁,而且是可继承赠予的部曲,士族子弟还在各地官府担任职务。

        孙权继位后总结孙策遇刺身故的经验,改变了孙策简单粗暴的杀伐政策,转而开始笼络当地的名家大族。

        陆逊从小就肩负着振兴家族的重任,养成了沉稳内敛具有强忍受力的性格,他为了家族的利益在这一时间加入孙权的幕府。

        江东士族和淮泗派素来不睦,孙权慢慢历练和摸索出一套平衡术,对于陆逊这位年轻族长一直提防不敢重用,哪怕是重用比陆逊还小的从父陆绩,也不愿意给陆逊更多的机会。

        孙权同意顾雍的举荐后,殿内的文武陆续离场,唯独老臣张昭跪坐在地,仿佛入定的老僧一般。

        在孙权的平衡法则中,由淮泗武将掌兵权,由江东士族管内政,现在顾雍跨界举荐陆逊,让他心中心生不悦,为了尽快消除长沙与交州的失败,孙权不得不暂时向江东士族妥协。

        殿内文武都离开后,孙权回过神发现张昭仍在,于是好奇地呼唤:“子布有恙?”

        张昭笑曰:“陆伯言颇有才名,主公若是悉心培养,必是我江东柱石。”

        “其实贺公苗(贺齐)一人讨山越足矣,子布刚才为何不肯发一言?”孙权扭头皱眉,心里骂了句老狐狸,我的顾虑你焉能不知?分明就是倚老卖老看我笑话。

        张昭拱手说:“此次江东全力以赴,未达目的反而丢了交州,本来他们要举荐陆公纪(陆绩)为苍梧太守,不想主公乾坤独断定下吕子衡(吕范),难怪元叹他们会意难平...”

        孙权恍然大悟,当初吕范行贿蓝田失败,就被士族代表虞翻当堂质问,现在被赶出交州难怪他们不依不饶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