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

第(1/2)页

  “我们的确约好了,伯阳现在是陷阵军统帅,不是专门的说书人,你们要听精彩的故事,让高伯伯给你们讲,他的战斗经验才叫丰富。”蓝田微微摇头。
  高顺听得满脸尴尬,“我口才不如先生与伯阳,可不会讲什么故事...”
  蓝田笑道:“不会讲故事无所谓,偶尔分享战争心得,我想这群孩子一样爱听,也可以让鲁铁他们来讲,虎贲武堂的教习可不少。”
  “有道理。”高顺点点头。
  蓝田跟着站起身,招呼众人说道:“伯阳想看那占城稻,要不要都一起?”
  “左右无事,去吧。”高顺望着蓝霁发出邀请。
  蓝霁本想回少年营,但看见高顺那灼热的眼神,没有办法拒绝这未来监院。
  一行人策马扬鞭,直奔广州北门外的试验田。
  蓝辕打马左顾右盼,没有看见心中绿油油的禾苗,只看见农夫打扮的农研员,正在赶牛用曲辕犁翻地,有人配合着把种好的绿肥埋在泥下,试验田旁边的荒地上,堆着一束束枯黄稻草。
  “啊这...占城稻收割了?”蓝辕见状大吃一惊,他记得两个月前在会安港,绿油油的禾苗只有几寸高矮,还是他亲自监督装船,不由感叹生长速度太快。
  蓝田点头肯定:“占城稻生长周期只有五六十天,你们在路上就走了近两个月,现在完成收割合情合理,要不是因为运输移植的原故,这几百株会更快挂穗成熟,有了这神奇的作物,能有效解决百姓生计。”
  “瘪谷、空壳的多吗?产量比原来的水稻如何?”蓝辕追问。
  “目前来看占的比重很大,产量也较原来的稻谷差一些,但这只是第一次移植栽种,并没有经过选种选育,种几季后就会有大改变。”蓝田点头分析。
  “既然不如咱们的稻种,父亲为何要卖力培育?这不是浪费时间吗?”蓝霁对农作物涉猎不多,根本不了解占城稻的神奇。
  “仲陵,五六十天呢。”蓝辕提醒。
  “那又怎么样?”蓝霁还是一脸懵。
  蓝田笑着解释:“在交州这样阳光充足的地方,占城稻一年可以收获三季,如果在荆南等地也可收获两季,占城稻从栽种到采收仅用不到六十天,你算算一年三季用多少时间?”
  蓝霁点点头:“算起来是一百八十天,不说占城稻产量不高吗?”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半年时间种完三季稻,节约下来的时间百姓可以休息,也可以种点辅粮、蔬菜,现在北方的单季稻需要五个月,南方的双季稻每季要接近四个月,时间优势可以弥补很多差距,而且这稻种耐旱不择土,土地没有其他作物要求那么高,这是它第二大优势。”蓝田继续解释。
  “难怪水田和旱田都在耕作,先生此举真是造福百姓啊。”高顺忍不住感叹。
  蓝田轻轻摇头,“伯平不要这样说,这稻种是你和伯阳带回来的,它的意义比收复日南还要强,不过还要经过多次培育,才能把种子推广出去。”
  “将来百姓只要肯干,就都不会挨饿了?”蓝霁继续追问。
  蓝田不置可否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