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天元——奉天殿

第(1/2)页

  武英殿。

  朱允炆正在研究军略。

  在证实朵颜卫异动之后,鞑靼集结的消息也传入京师。

  虽不能确定兀良哈、鞑靼会不会全面开战大明,但如此巧合的主力集结,显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有所针对。

  现在只有瓦剌方向的消息尚未送来。

  五军都督府已经向边关卫所发去了战备文书,初步的应对方略已然生成,五万精锐京军开赴北平。

  当大军抵达北平之后,新的后勤局将会真正脱胎换骨,成为大明军制中核心的一环。

  “皇上,不好了,不好了。”

  双喜惊慌失措地跑了过来,面带惶恐之色。

  朱允炆凝眸看着双喜,目光扫向殿门方向,严厉地问:“何事慌张?”

  双喜一个踉跄,直跪趴在地上,顾不得疼痛,喊道:“皇上,不好了,奉天殿着火了!”

  “什么?!”

  朱允炆脸色一变,连忙起身走出武英殿。

  向东看去,一股黑烟已在奉天殿之上升腾而起,在碧蓝的天空之下极是刺眼。

  索靖从暗处走了出来,一双眼如苍鹰盯着周围的动静。

  华盖殿与武楼之上,趴伏着数人,黑色的管子缓缓移动着,一双双眼睛,透过瞄准镜盯着任何接近朱允炆的人。

  内阁大臣解缙、杨士奇匆匆跑过来,见朱允炆安然无事,这才松了一口气。

  “去看看吧。”

  朱允炆并没有发怒,只是面色阴沉。

  奉天殿广场之上,一队队内侍与侍卫正在打水扑火。

  只是此时盛夏,又是午时,天干物燥,奉天殿是木质结构,火势没起来,扑救还容易,现在火势已大,想救下来就不容易了。

  何况奉天殿旁边没河,就几个水瓮根本不够用。

  霍邻、汤不平匆匆入宫,加强了守备。

  朱允炆看着越来越大的火势,知道已无力回天,便下了命令:“能抢出来的抢出来,抢不出来,就都烧了吧。命人在四周存火防备,不可让火势蔓延到华盖殿。”

  铁铉、徐辉祖等人跑了过来,一头大汗。

  徐辉祖气喘吁吁,见朱允炆无碍,连忙问安:“皇上可受惊?这好好的,缘何会着了火?”

  朱允炆伸出手,感知着风。

  幸运的是,大热天没什么风,只要防备好,不会一口气把三大殿都给烧了。

  发生火灾,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哪怕是皇宫之内。

  历朝历代,都有大大小小的火灾记录,除了老天爷的雷火之外,还有人为疏忽。比如北宋大中祥符八年的大火,差点灭了半个皇宫,仅仅是为了救火就死了一千多人。

  象征着大明权势的龙椅被抢了出来,其他的,也就那样吧。

  奉天殿虽然是前朝正殿,三大殿的主体,朝会的场所,但毕竟不是典藏重点之地,里面并没有藏有珍贵与机密的东西。

  朱允炆也就早朝跑一趟奉天殿,平时都待在武英殿里办公,一些举世奇珍与古籍孤本都在武英殿,不在奉天殿。

  烧,就烧了吧。

  反正用不了两三年就可以搬家了,也不用再重建了,日后朝会,天气好,就在奉天殿广场,天气不好,就去华盖殿。

  “火灾之后,查明原因。”

  朱允炆看向霍邻。

  霍邻领命。

  自刘长阁、庞焕等人离开京师之后,霍邻与汤不平就成了安全局的高层,负责诸事。

  火越烧越大,隔着许远都可以看到宫内的大火。

  京师的百姓看到了奇怪的一幕,宫里大火燃烧,官员该干嘛干嘛,就连出宫采买的宦官也不紧不慢。

  似乎这一场大火,烧的不是皇宫……

  国子监。

  兵学院的黄竹看到了皇宫里的大火,拿出了一封信,找到院长古朴报了父丧。

  大明以孝立国,死了爹娘,需要回家守孝三年,这是人伦大事,没人可阻拦。

  古朴没多想,批了黄竹的假。

  黄竹租了两匹马,看向皇宫方向,那里,浓烟冲天。

  出了京师之后,黄竹在一处小镇上,找到一个屠夫,沉声说:“他做到了,我们需要以最快的速度传回消息。”

  屠夫收起杀猪刀,咧嘴说:“看来,到了我们车里崛起的时候了。与其被人改土归流,不如奋起一搏!”ωωw..net

  “这些年来,朝廷的威严越来越重,倘若他们真的解决了日本三岛与入朝倭军,土司将不复存在!剩下的,只能是官员,大明的官员!我们才是大山的主人,走吧。”

  黄竹目光冷厉。

  屠夫从后院牵出两匹马,带好行装,与黄竹一起奔向西南!

  天界寺。

  留在寺院里清修的乌斯藏僧人干谒站在高处,看着皇宫方向的火光,深深吸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