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郑和眼光,新秀毛舟泰

第(1/2)页

太仓州,浏家港外海。
西北风终吹起了船帆,出航的一切准备也已就绪。
虽说蒸汽机船不需要等候季风,可对于一次自古未曾有之的环球远航,谁都希望是在顺风顺水的情况下出发。
顺应自然,顺天意,顺利。
这是一种心理,也是节省煤炭的办法。
沈伟走了过来,对拿着望远镜观察远处海面的郑和说道:“可以开始了。”
郑和微微点头:“那就开始吧。”
沈伟命人打出旗号。
南面三十丈海面上的大宝船收到讯号,船长万青林扯着嗓子喊:“下水!”
五十名赤膊着上身,只穿着短裤的军士纷纷跳下大海,熟练的入水动作,娴熟的踩水,还有一些军士直接潜入海水之中憋气,实在闷不住了才冒出头来。
水性训练对水师军士来说必不可少,大海之上波涛无数,风浪无尽,无论是多大的船只在海面之上只如蚱蜢舟,摇摇晃晃,一个大风浪打过来很可能就是船只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军士会跌落海中。
大明水师定下的规矩是,只要是上甲板的人手及其后备人手,至少在落水后可以坚持半刻钟。
半刻钟,是生死线。
坚持住半刻钟,很可能还有机会救上来。
一旦超出半刻钟船上的人还无法伸手救援,说明情况已经危险到了无法施救的地步。
到这种境地,就只能自求多福。
万青林盘算着时间,紧张地看着海面上的军士,待时间到后,便喊道:“抛浮木!”
船上,一个个精壮的军士甩手丢出浮木板,有些木板丢出十几步开外,海水中的军士纷纷游过去,抓住木板,借助木板返回到船侧,顺着绳梯攀爬上宝船。
“第二组,下水!”
万青林再次下令。
五十名军士纷纷跳水,其中有一个军士在入水瞬间姿态失去平衡,整个人并没有扎入海水之中,而是半拍在海水之中,瞬间昏了过去,沉入海中。
哪怕万青林脚下的是一艘中型宝船,宝船船舷至海面的距离也有三丈多高,一些胆怯的军士第一次跳水时还会犹豫好久,若不是被人踹下去,就是自己咬牙切齿叫着跳下去的。
没办法,克服不了这一道难关,是没资格远航的。
万青林并没有察觉到这一点,但一直在观察与记录的书吏毛舟泰却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来不及喊,脱下外衣,翻过船舷便跳了下去。
毛舟泰潜入水中,将昏迷的军士托扶起来,对方才缓缓睁开眼。
万青林见状松了一口气。
远处观察的郑和看到这一幕后连连点头,对沈伟问:“那个人是谁?”
沈伟笑道:“毛舟泰,一个了不得的书吏。”
“书吏?”
郑和皱眉。
沈伟解释道:“他是国子监航海院的人。”
郑和想了想,说:“将他的档案调过来。”
水师军士与远航之人都有相应的档案,出身、籍贯、经历、家世都写得清清楚楚,存放在金陵的水师都督府里。
当毛舟泰的档案送到郑和手中时,已经是五日之后,翻看这份档案,郑和眉头紧锁。
毛舟泰是湖广湘潭人,其父亲早年间加入水师,曾参与过第一次前往南美洲的大航海,只不过父亲折损在了南美洲。
在郑和水师返回之前,毛舟泰已进入国子监修习于航海院,立志参与大航海。这些年来,每年都在航海院的考核中位居前三。
水师对其考核是水性绝佳,敏锐洞察,冷静沉着有胆魄
郑和仔细看过之后,对沈伟道:“将此人调到我身边,任副船长。”
“啊?”
沈伟有些错愕,连忙说:“这毛舟泰并没有充任过船长的经验,再说了,你的副船长已经敲定,是李义。”
郑和摆了摆手,坚定地说:“让李义去当大船长,毛舟泰虽没有多少经验,但他有成长为大船长的天赋,经验可以积累,而天赋难得一见。让他在我身边吧,我年纪不小了,这次大航海回来之后怕是没机会再出海了,水师里总需要出现更多年轻船长。”
沈伟惊讶地看着郑和。
他这是在给自己寻找继承人,还是在给大明培养新一代大船长?
郑和看着海面,陷入沉思。
大明水师需要积累更多的人才,更为年轻的人才。
作为第一代航海人的自己、张玉、朱能等人,张玉已经走了,剩下的自己与朱能会越来越老,这次环球远航回来,日后精力未必能适应规模庞大的航海使命。
等自己、朱能等老人退下之后,骆冠英、沈伟、万青林等这一批人便会成为主力,扛起大航海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