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第三更,求订阅)

第(1/2)页

既然他们决心加入八路军了,那么这一次向日军小队发起进攻,那么就是投名状了。

        献给苏正的投名状。

        投名状在古代边缘群体用于增强团体内聚力,表达对个人、组织的忠心,有强烈的人生依附性,就是一份表达忠心的保证书。

        一支日军小队就只有54人。

        苏正等人在院子中就已经杀了一大半了。

        随着赵东海和陈正国等人的加入,局势更是一边倒。

        一边倒的屠杀。

        在苏正和赵东海等人的围攻下,不到半个小时就结束战斗了。

        整支日军小队全部被干掉了。

        看到赵东海带着人加入了战斗,苏正也知道这是赵东海的投名状。

        铁了心要反水起义弃暗投明。

        赵东海看着苏正带着十一个人就敢直接闯入日军小队的指挥部,而且作战如此勇猛,自然相信他不是小鬼子派来试探自己的。

        通过这一战,苏正也展现出了实力和战斗力,侧面证明自己是八路军新一团的。

        退一万步而言,即便苏正不是八路军新一团的。

        只要痛快杀鬼子,赵东海也不会拒绝加入这样的部队的。

        “速度打扫战场!”

        众人开始打扫战场了。

        赵东海来到苏正的面前道:“排长胆识过人,我们兄弟俩十分佩服,所以我们决定加入你们!”

        苏正大喜:“好,欢迎你们的加入!”

        这一次七里镇不亏啊。

        收编了一个200余人的加强连。

        这使得苏正的一排兵力直逼三百人了,比一个连的兵力都多了。

        与此同时,系统声音也响了起来:“叮咚,恭喜宿主完成选择,获得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技能。”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或《吴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现存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是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

        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

        不过因为时间以及各种原因,现在存世的《孙子兵法》都是残缺版本的。

        但是系统奖励的是完整版本的《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

        它是根据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