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收徒

第(2/2)页

  如今我福威镖局得罪了青城派,恐怕他惦记。

  小儿与他两位义兄,张真人与林道长,既然关照多年,想来也非朽木。

  若张真人与林道长能加以教导,收入门墙,林某感激不尽。”

  一旁郑相公一听便知晓内中何情,他能从社会中下层依靠读书出人头地,当然不只是书呆子,  当下躬身施礼:“学生郑逸,  谢过张真人救命大恩。

  方才张真人言到,对学生兄弟三人多有照佛,  学生愚钝,不知所以。”

  张贺之笑了笑,  回答:“这孩子倒聪明。

  当年贫道资助朝廷办社学,蒙学,义学。

  贫道自然不能私设课程,唯提出了一个条件,便是恢复君子六艺。

  这六艺中诗书礼数四艺都可从书本上学到,即便是乐,砍几根竹子,做几根笛箫也费不了几个银钱。

  这书嘛,最费钱,后来贫道便在每个学校建起了图书馆,到也还好。

  至于这“御”,北马南舟,对于南方来说还要好办一些,也不拘澡盆大的一个小舟,顺便学学游泳也就是了。

  唯独这“射艺”就难免难倒了许多贫困家庭,许多平民即便是全家三四月的嚼用,也不一定置办得起一张良弓,何况那箭支的消耗更是不得了。

  贫道与朝廷商量,就任凭学拳剑武艺都行,朝廷倒也支持。

  全真筑基武学流传天下近三百年,是当下最广泛的基础武学,自然而然成了天下义学必修课。

  后来,我道门得了全真教两百年前周伯通祖师遗留的一套筑基武学。

  这套武学先后经过三位先天高人前辈之手,最宝贵的是它可以潜移默化的改善人的资质,包括记忆力与读书时的专注力。

  你们读书时是不是有几位全真教的道人,将武学课程中的一部分改成了你们后来学的几套广播体操。

  那便是我等在福州试点推广新全真武学。

  既然是试点就唯恐出错,害了孩子,是以贫道请了不少道门高手前来福州,亲自指导。

  当时福州周边仍是原来义学结构为主,我等既然要试点,干脆连学校结构也进行了试验。

  这便是后来新学校制的由来,原本义学只教些粗浅文字和算账等技能,让学生能谋一口饭吃便是。

  我等便将那,天文,地理,医学,木匠,铁匠,营造,四书,五经,格物,等等一股脑的全扔了进去。

  还引入了西人的,几何代数等数学内容。

  得朝廷的支持,其中关于武学的内容被大大增加。

  若在别的地方难免触动世家大族的利益,幸好岭南偏僻,世家大族,勋贵等总算是较少的。

  我们才得以在岭南尝试了许多种不同的武学,对孩子们的效果如何。

  你们这几间学校的那几套筑基武学,我甚至请动了我师兄亲自出手雕琢。

  想必你们还记得我那位师兄,就是你们当年的林教授。

  要知道林师兄在二十三年前,有一段时间,可是被一些江湖上的好事之徒称之为天下第一高手的。”

  说完张贺之便忍不住笑了起来,当年为了让林师兄去调教一些小孩子,他可是答应了不少条件的。

  “今日你们三人的表现非常不错,除了这福州左近,大约也就华山那边老学校能调教出你们这般优秀的孩子。

  我当时在一旁也没有料到,你们会因地制宜,布起了北斗七星阵。

  凭借北斗七星阵为依托,你们三个孩子,居然短时间扛住了那青城派两人。

  今日连你们林教授都夸你们的表现出乎意料。”

  郑逸吃了一惊:“林教授今天在?啊!这位,这位道长是林教授?

  惭愧,惭愧,是学生们的不是,竟未认出老师来。

  实在是当年年纪幼小,教授又在福州好几处校园奔走......”

  张贺之哈哈一笑:“这到不怪你们,师兄当年与你们接触不过十余日,本就不太熟。

  况且当年师兄三十多岁,看起来二十多,现在五十多岁了,看起来还是不到而立,你们看走眼很正常。

  知道你们想拜师,师兄已经当了你们十二年老师了,此时不拜更待何时?”

  当下林镇南连忙安排备下香案,茶水。

  三人正式拜师道门,因皆是生员,却不行辈名,以防秋闱不便。

  林平之本名符合道家规矩,不在变化。

  郑逸,徐定两人名后同加“之”字,平时在外不用,只门内称呼采用。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