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国公爷惊住了

第(2/2)页

的嫡母,直接就帮他订下了何家的姑娘。
  这样才有何玲嫁入夏家。据夏家的老家人回忆,这位夏家的三少夫人进府后,很是本份,孝顺善良。与夏三爷也算是琴瑟合鸣的那种。
  但据说是当年老侯爷与老侯夫人吵了一架后,他们家分家了,然后就直接把这位庶出的老侯爷还挺喜欢的夏三子给分到了边城去。
  说是夏家有个庄子在那边,但听说就是几十亩地。可是这位夏三爷过去几年,听说还过得风生水起,没两年就成了边城的首富。
  而且自己查的这些东西中,似乎还有自己家的一些影子。
  接下来就是这边城被胡人攻破了。这如冰却说她都不记得父亲的样子了,难道他们没在一起了?夏家的人可没说三爷离开了家呀?
  如冰看一下国公爷惊讶的样子,苦笑一下道:
  “也是因为我年幼,只记得一个父亲的背影。母亲因为伤心,都没有再提起过父亲。倒是大姐私下和我说过,大概是三年前,京城有人送了封给父亲,说是让他回京城来。然后父亲就带走了家里的所有的钱财,只留下了庄子给我们母女几人。从此,再无父亲的音信。”
  这下连国公爷都呆了一下,去打听的人没有说夏三爷回了京呀?
  国公爷顿一下说道:
  “倒是,三年前,你才几岁呀,肯定是记不得了。那这后来的逃难日子里,你们一家人还好吧?”
  如冰苦笑一下道:
  “九死一生,还好家人都还齐整。幸得我们被人救了。现在家人都还好。多谢国公爷担心了。”
  吴国公看向如冰的眼神有些复杂了。
  如此环境下长大的姑娘,却是一个文才蜚然的人,这得是什么人教的呢?
  国公爷轻咳一下,喝了一口茶后说道:
  “夫人说你想找我,不知道是什么事。”
  如冰也正色的坐起来,然后示意青月出去。
  青月退出到门口守着。杜娟姨也是很有眼力见的退了出来,顺便还叫上卢煜道:
  “小公子,今儿厨房做了一种糕点,要不你随奴婢去看看?”
  卢煜是个聪明的,左右看了一下外祖父和如冰的眼神,没有一个人看向他,也没有一个人开口留他。
  卢煜撇了一下嘴,还是跟着杜娟走了。
  国公爷认真的看着如冰。如冰浅声道:
  “如冰年幼,想的一些问题可能不是很得当,只是想和国公爷说一声。要是国公爷觉得可以行,则行,不可,就当我没说。”
  国公爷没说话,只是点了一下头。如冰说道:
  “因为我,害得吴世子被打不说,还害得山长失了尊严。如冰很是自责,但细想来,这一切,归根结底,也是错在乌侯爷那里。而乌侯爷能这么干,一是仗着他们乌家对二皇子上位尽了最大的努力,还赔上了一个世子的命。二就是仗着他们家有私兵。”
  “我想和国公爷说的,就是这个私兵的问题,国公爷,不管这个二皇子是怎么上位的,但只要有人在位上,只要这个人是真的为大兴百姓着想的话,那自然也会成为一个大家敬仰的明君。但做一个明君,怎么能容得下有人府上有私兵?”
  国公爷眼神闪了一下。这个问题,自己还是前两天和幕僚就这两天的事做一些商讨时,自己也觉得这私兵是乌侯爷的依仗了。
  但没想到这个小姑娘在这病床上也能想到这一点,难怪,听说她是老四的智囊。
  国公爷淡淡的说道:
  “从太祖皇帝起,能被封为侯爷的人家,都是有军功的人家。到现在几代了,都是军功成侯的。而每一个侯家,都有自己的私兵,那是得了太祖的圣恩的。这些私兵,战时,就是国之军。非战时,就是各侯家的私兵。”
  国公爷看如冰年纪小,怕她不知道这私兵的来历,那是过了明路的,也是朝廷上允许了的。而且一代一代的传下来,有的人家的私兵也是一代传一代传下来的。
  “我知道,这就是当时太祖刚开国,国库中真的没有什么钱财来养兵了。而他可能又为了安抚这些跟着他南征北战的人,所以许了他们养私兵,但何常不是利用各公侯家帮朝廷养兵呢?”
  如冰淡淡的说道,转头又道:
  “可是国公爷知道现在各府有多少私兵么?”
  “不知道国公爷算过一个帐没有,当年太祖许给各家的私兵量是五千,就算是有十个侯府,就是五万私兵。太祖当年是承认了,私兵是各家的军奴的身份,也就是说,私兵是各侯府的奴婢。“
  ”按皇朝的法令,奴婢的孩子还是奴婢,那么,国公爷算过没有,而经过一代一代的传下来,现在各府有多少私兵?”
  国公爷听到这里,脸色稳不住了,手上的茶杯一抖,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如冰却是继续说道:
  “国公爷再想想,这皇朝只有这么大,京城东西大街,南北大街,常住的有多少人?但却有多少有私兵的侯家?而这些侯家的私兵生活在哪里?养在哪里了?国公爷,对任何一个朝廷来说,不是朝廷能掌握的兵,那都是有风险有变数的。所以,这件事,国公爷认为有没有必要提醒一下当今呢?”
  “如冰从个人来讲,他上位也好,不上位也好,与我无关,但与广大的老百姓有关,我是逃过难来的人,我知道流离失所的味道。你说,如果整个大兴都成了一种内战且战乱的样子,皇家能出得了多少兵来平息?”
  如冰淡淡的几句话,却是惊出了国公爷的一身冷汗。
  私兵是太祖就许了的。但是,这都传了几代了。当年的一个个侯府,都又嫡支分支的分裂下来都好几个府了,哪个府上不是上百人了?
  再想想,各府的那五千兵,哪怕成亲后一人只生两个儿子,那也是把五千兵就变成了一万五千兵。而这么几代下来,一个兵可能后面的儿子孙子们,就有十几个兵。
  那么五千兵的一个侯府,现在怕是有好几万或是说十万私兵了。
  这样,谁不高兴了都可能造个反?
  细思极恐!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