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二十九章

第(1/2)页

封黛睡得正香,皇宫传来的钟声也没能让她苏醒。

        李执在她屋门外敲了很久的门,低声说:“殿下……殿下……太皇太后今夜去了。殿下要早些梳洗,进宫守灵。殿下……”

        封黛迷迷瞪瞪地睁开眼:“谁去了?”

        “太皇太后,”李执轻声说,“我先去喊那帮丫头起来,伺候殿下梳洗。殿下别睡了,早些进宫。”

        李执忙前忙后,封黛一脸懵圈地到了皇宫时,太皇太后的寝宫外面围聚了一大帮人。

        晋文帝扑在一个死去的老妪身上,痛哭流涕道:“……母后,母后你离了孩儿,朕就真的成孤家寡人了。”

        封颉按着晋文帝的肩膀:“父皇,你还有儿臣。”

        周围的臣子跪地俯首道:“陛下节哀。”

        太皇太后的死在游戏里有一个作用,作为封俪出世前的预兆。封俪跟太皇太后一样,也是在修行。她们两位是佛友,偶尔讨论佛道,弘扬道场。

        可太皇太后理应是封俪十五岁那年死的,目前封俪才十四岁。

        封俪线里,封俪会花三年的时间处理封颉封廷留下来的烂摊子,在曾国师的帮助下登上大宝。当然,若输给了任意一位皇子皇女,她也很惨的。

        封黛看到柳知鹤立在不远处,双眼蓄满了悲怆,眼角泛红。

        封黛走向柳知鹤,疑惑地问道,“太皇太后怎么忽然去了。”

        柳知鹤一脸不忍,星眸垂泪道:“是喜丧。老人家年事已高,在夜里去了,没病没痛,是大功一件。殿下切莫过于忧伤。”

        封黛:“太皇太后可有留下什么口谕?”

        应该留下了一份要立封俪为监国的口谕。

        柳知鹤从没听说过太皇太后留下了口谕。

        封黛忽然提起,倒是提醒了他注意这一点。

        柳知鹤面上什么也没显露出来,摇头:迷惑道:“微臣未曾听闻,太皇太后去得安静,不知是否留有口谕。昨夜给太皇太后守夜的宫女被刑部带去问话了,相信很快就有结果。”

        封黛蹙着眉头。

        奇怪了,好端端的怎么忽然就死了。

        不过,三公主都能死而复生,再发生点不合常理的事情,似乎也不奇怪。

        “岱王殿下。”李执在寺外轻轻呼唤了封黛一声。

        封黛快步他:“何事?”

        柳知鹤见封黛走了,唤来一个太监,恭敬又温和地对他说:“这位公公,劳烦替知鹤走一趟。请刑部的张启张大人询问昨夜给太皇太后守夜的那几个宫女,问问太皇太后是否留下了口谕。”

        那公公受宠若惊:“侍郎大人客气了,这都是小人应该做的。”

        柳知鹤苦涩一笑:“劳烦公公替知鹤走一趟,改日知鹤自会答谢。”

        李执把封黛带到一边的僻静处,踟蹰片刻后说:“太皇太后突然发丧,按照戒律,殿下需要守孝三年。如无意外,殿下跟啊鞑王子那八字没一撇的婚事,大概是成为泡影了。而且未来三年,殿下都不需要为婚事烦忧了。”

        封黛完全没意识到这个结局:“……这么巧?”

        “就是这么巧,也很古怪。此事明面上对殿下有益,殿下千万记得谨言慎行,不要惹人怀疑。”

        封黛无语:“又不是我私下……”

        “卑职当然知道。幸好殿下出宫了,不然圣上怕是会怀疑到殿下头上。看来,老天也站在殿下这一边。”

        封黛总觉得有些不真实:“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父皇未必让我守孝。”

        李执摇头:“殿下低估太皇太后在圣上心目中的地位了,圣上绝对会严格执行禁令,为太皇太后祈福。虽然圣上偏心二皇子,太黄太后照样是圣上的逆鳞,谁都轻易说不得。”

        太医院检查“不出来”太皇太后体内的毒剂,晋文帝亲自替太皇太后入殓,厚重的棺木停在金光寺之前。高僧坐在堂上念着往生的佛语,木鱼一敲一敲地响着。

        封黛穿着孝服,头上绑着白色的长带。她跪在蒲团上,静静地替太皇太后守灵。

        晋文帝在哭得不能自已,宫里的几位妃子在他身边跟着哭。再后面就是封黛等几位皇子皇女,皇家宗室的其他子嗣在更后面,文武百官则在寺外,跪了一地。

        封颉跪在封黛身边。他身躯肥胖,占了不少位置。封黛把他推开,他还特意往封黛跟前靠。

        封颉一脸不爽,在哀乐的乐响的掩盖下,问道:“没想到三皇妹还有这种气运,连皇祖母都愿意专门死掉,替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