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天2

祭台由汉白玉砌成,成半圆形,足以容纳百人同时站立,皇帝领着皇室成员踏阶而上,这个祭台只有皇室成员可以踏入,百官纷纷矗立在天梯之上,神色肃穆抬头仰望。

        皇帝上来后便看见李长空与月倾城分站两旁,对她微微颔首,然后把目光投向李长空,客气的道“此次祭天就劳烦大祭司了“。

        李长空面目阴沉,一言不发。

        皇帝也不介意,抬头看了看天色,见时辰差不多了便开始准备。

        奠玉帛皇帝到主位、配位前奠玉帛,乐奏“景平之章“,回拜位。

        进俎皇帝到主位、配位前进俎,乐奏“咸平之章“,回拜位。

        行初献礼皇帝到主位前跪献爵,回拜位,乐奏“奉平之章“,舞“干戚之舞“。然后司祝跪读祝文,乐暂止。读毕乐起,皇帝行三跪九拜礼,并到配位前献爵。

        行亚献礼皇帝为诸神位献爵,奏“嘉平之章“,舞“羽龠之舞“。回拜位。

        行终献礼皇帝为诸神位依次献爵,奏“永平之章“舞“羽龠之舞“。

        进至上帝位前拱举。皇帝至饮福受祚拜位,跪受福、受祚、三拜、回拜位,行三跪九拜礼。

        撤馔奏“熙平之章“。

        送帝神皇帝行三跪九拜礼,奏“清平之章“。祭品送燎炉焚烧,皇帝至望燎位,奏“太平之章“。

        祭天的过程枯燥且乏味,到了这里祭天仪式已是接近了尾声,只差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月倾城在一旁昏昏欲睡,连续几日她都没有好好休息,再加上这好似催眠的乐章在耳旁不断的响起。

        终于乐声息止,皇帝跪于祭台前,双手举过头顶,等待承接神明的旨意。

        其实早年间祭天根本没有这个步骤,只是随着天机门的崛起,在百姓心中烙下了神明的烙印,得民心者得天下,即便是帝王也要顺应民意。

        所以大陆上的各国在每年的祭天仪式上又增添了一项步骤,便是承接天意。

        李长空大步跨前,来到皇帝的前方站定,双手捧起一卷纯白的锦帛,交于皇帝之手,皇帝起身,打开锦帛看了两眼,脸色一沉,深深的看了看李长空后便开始大声诵读。

        随着皇帝的声音响起,祭台上下鸦雀无声,人人面显狂热的听着神明的旨意。

        声落,祭天台上依然鸦雀无声,人人面上喜忧参半,天意中说明,天降紫微星落于西凉,乃是国之大运,天降洪福。

        但往往事情没有完美的,福星降世,也伴随着一颗灾星落于西凉,这颗灾星将会给西凉带来大灾难。

        天意中对这颗灾星也有提示,隐于庙堂,乃是一个无脸之人。

        安静的祭台上不知谁先小声说了一句,“无脸之人?还在朝堂上?咱们朝廷只有国师已面具遮面,这不正是天意中提到的无脸之人吗?“他的声音不大,但因为此时周遭的寂静与祭台的特殊构造,把他的声音放大了无数倍,让下方的人听了个清楚。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