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无知的面纱(四)

第(1/2)页

  西罗马帝国衰落后,日耳曼部落和王国占据了统治地位,在部落里基本不存在法院和审理诉讼的法官,公共集会兼具着行政、军政和司法等事务,在这样的情况下日耳曼诸国的司法也相对杂乱与原始,西哥特王国因为受罗马文化影响较深,规定了证人、口供、书证等内容,其他的王国和部落以发誓为主要证据。

  在罗马征服的过程中,德鲁伊教被剿灭,而德鲁伊除了是祭祀之外,还扮演着法官等角色,除了尚未被罗马征服的北英格兰外,德鲁伊难觅踪迹。

  教会在古罗马文化的影响下吸收了大量罗马法,不过终罗马一世,主教裁判权多以调整宗教事务为主,极少扩张到世俗事务,333年罗马帝国赋予教会裁判权,可以审判一般民事事务,刑事案件一律由教会审判,若教会认为有罪,再剥夺犯罪嫌疑人教籍后送世俗法院。

  日后的日耳曼部落虽然军事力量强大,但在法律建设却相当苍白。在征服迦太基后,罗马人还在迦太基人的土地上撒盐。同时也是《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二十二条规定了,如果证人拒绝作证,将被定为“不名誉者”,从此丧失作证的资格,亦不得请其他人为之作证,第八表第二十三条规定,做伪证的,将从“塔尔佩砍岩投下摔死”。

  这一点古希腊不同,在民众法庭贿赂证人,甚至贿赂原告,让其撤销案件的情况屡见不鲜。

  在古罗马人引入古希腊的民众大会前,人们会在由占卜师主持的民众大会上宣读遗嘱,指定继承人,以及自权人收养仪式。

  占卜师会为其占卜,收养这个自权人,或者将遗产交给某个继承人是不是好主意,他会不会把遗产挥霍了,又或者独占遗产,不分给自己的家人。

  德尔斐神庙的女祭司只有宣读神谕的职责,通常她们说的内容模棱两可。第谷多多纳斯的预言里,“曾说儿子残酷流放,女儿陷入绝望,伟大的复仇者,在水中展开翅膀”,这样的预言谁能看得懂?

  在阿不思邓布利多所处的时代,这个预言非常流行,同时也因为邓布利多和格林德沃的“密友”关系,邓布利多被软禁在学校里,手上带着比踪丝更高级的魔法,对他进行监视。

  早年神秘人还活着的时候,他给那么多人下了禁制,魔法部一声都不吭,等他一死,这些禁制都解开了,大家上街庆祝。

  如果神秘人是罪大恶极的,那么被他陷害的海格不是该证明是无辜的么?

  哦,那是他学生时代的事了,早年的神秘人也确实看着是给魔法世界带来新的希望的领袖,格林德沃还要带着巫师阻止麻瓜毁灭世界呢。

  在美国麻瓜吉迪恩的案子里,吉迪恩为自己辩护的时候,判问证人,“你是否有案底”。证人支支吾吾得说没有,后来翻案的时候不仅查明他有,那个被当作关键证人的目击者,恰好是真凶。

  这一招在塞勒姆女巫审判时已经见识过了,大家争着抢着站在原告席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谁都可以控告。

  波莫纳曾经问过西弗勒斯,他的第一原则是什么。

  波莫纳明白,她不该在“法庭上”说谎做伪证,不过这里即不是校长法庭,也不是魔法部的法庭,最多算是公众大会,何况她也没有发誓所言非虚。

  如果她“诚实得”告诉所有人,根本不会有人相信,即使斯普劳特的长相乏善可陈,却不代表她没有利用价值。

  她没有像面对纳粹询问游击队员下落时那样说“我不知道他们在哪儿”,但却还是说了伪装过的实话,它比真话可信多了。

  虽然近亲的证言一样有法律效应,但是不如第三人的证词,有些情况下还要回避。

  她觉得犯不着为一个小女孩在空教室里睡着了,闹出更大的事端。

  桃金娘也失踪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佩迪多校长调查,发现奥利弗·洪贝是最后一个看到她的,于是让洪贝也参与寻找桃金娘,而洪贝也成了第一个发现桃金娘尸体的人。

  桃金娘变成幽灵后,提起这件事会大笑,因为她很喜欢洪贝当时的表情。

  当不论是陪审团还是控方都认定了吉迪恩是真凶的时候,没人想过,或者是怀疑过原告的可信性,反而以原告有过案底作为怀疑其证词可信性是一种攻击和偏见为其辩护,因为人们已经认定了吉迪恩有罪,所有可以证明他无罪的,都被否决了。

  西里斯受审的时候连审讯的过程都免了,谁让他是出自于古老的以黑魔法闻名于世的布莱克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