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imaginary number

第(1/2)页

卢浮宫的馆藏中,有一块丹德拉星座板,当年拿破仑的军队来过这里,不过他们并没有搬走它,卢浮宫的馆长德农将它描绘了下来,就像他描绘的许多埃及文物一样。
    他有时会在战斗中临摹,导致他差点被俘虏。当时由于法国远征军的战舰被击沉了,他们并不知道携带的那么多文物如何运回去。
    盗墓贼一般是在夜里偷偷摸摸地溜进墓地,悄无声息地拿走几样值钱的东西,反倒是后来的“考古学家”们将星座板给炸了下来,带回了欧洲。
    多罗西说她的家在博物馆里,这一点她没有说错,“搬家”是将整个建筑物,包括一砖一瓦,从它的发现处搬到发现者的家里,留在原地的只有一个地基。
    阿里帕夏确实是个文盲,随着他在埃及控制的势力范围扩大,欧洲人可以去探险的区域也越来越大,有时他会开上几张特许证,给文物贩子们“行个方便”,同时他们也会请在欧洲博物馆的合伙人为帕夏“行个方便”。
    易卜拉欣则是和他父亲不一样的人,他并不认为自己是阿尔巴尼亚人或奥斯曼人,他觉得自己就是埃及人,他所率领的军队是埃及化的,包括军官在内都是埃及人。这些昔日的埃及农民接受了法国军官们的培训,一样可以将四处勒索的奥斯曼帝国军队击退。
    许多法国退伍兵过得还没有这些留在国外的“顾问”好,美国总统胡佛统治时期也有不少参加了一战的退伍兵连个住所都没有,他们只能用木板、油布搭建起破烂的“房屋”,一时之间宏伟的华盛顿国会大厦和白宫面前全是这种破烂的小木屋。
    在好莱坞拍的木乃伊恐怖片里,伊芙遇到了美国退伍兵奥康纳,当时奥康纳在监狱里等待一个几乎肯定的审判,但伊芙得知他去过汉姆奈普特,于是就设法将他救了下来,并让他成为向导。
    由于大量裁军,埃及充斥着许多没有谋生之道的退伍军人,这些人往往要各谋生路,而欧洲对埃及的考古和探险热情在此时达到了一个峰值。以前挖掘都是徒手,现在直接上炸药,被千斤巨石封堵的墓门“很轻易”就打开了,接下来就是不停地“打包”。
    有时“考古学家”会把文物送给欧洲的权贵们交换政治利益,1859年初,有人发现了埃及十八王朝法老卡摩斯王后阿赫霍特普的墓,随葬品有一把匕首和许多珠宝。
    发现者将珠宝送给了拿破仑三世的妻子欧仁妮皇后,只因皇后在阿赫霍特普王后的珠宝展上看到了它们,在收到礼物后,欧仁妮便为他提供了地位显赫的职位,甚至给了他为她丈夫撰写凯撒传记的职务。
    凯撒是被元老院的元老们暗杀死的,1858年时拿破仑三世因为遇到了暗杀,一枚炸弹差点炸死他们夫妇二人,尽管这次事件没有立刻影响英国与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关系,但由于不久后爆出策划这场阴谋的人实际在英国,使用的炸弹也是英国制造的,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外交大臣立刻向帕麦斯顿发出一封措辞严厉的急件。
….

    这时的英国民众是支持打仗的,显然他们并不能未卜先知地知道美国内战即将爆发,这会对棉花和棉纺织业有多大的影响。
    易卜拉欣本来是阿里的继承人,但他却死在了阿里的前面,原因是肺炎,本来就病重的阿里又遭到了打击,同在1848年死了,从此以后埃及一蹶不振,30年后江山易手,但“考古”依旧在进行着。
    其实举止文雅、学识渊博的学者圈子里一样存在激烈的竞争,为了早日有重大发现,便对那些不那么重要的文物不再进行保护,即便倒塌后的神庙柱子上有文字记录,它们会被炸成碎片清理出去,然后进行虎头蛇尾的“挖掘”。
    参观博物馆的观众不会去理解象形文字,却对法老的棺椁、珠宝啧啧称奇。
    标志着发掘成功的,不再是学术界的认可,而是到博物馆参观人数、报纸的刊载,就跟去歌剧院观看的观众和报纸上描写某位明星的风采差不多。
    如果靠的近一些,会看到塞提一世法老的木乃伊微合的眼睑下有一条温润而明亮的线。但那实际上是塞进他眼窝里的珠子发出的光,这又是奇怪的地方了,因为用人工烧纸的眼珠制作木乃伊是在拉美西斯三世之后流行起来的,他是属于二十王朝的法老,而塞提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是十九王朝的,中间隔了好几百年。
    拉美西斯二世的坟墓据说在底比斯发现了,不过木乃伊也跟着失踪,因此人们无法得知他是否和塞提一世一样用了人造眼珠。
    后续也有零星的考古发现,贵族、平民在拉美西斯三世之前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