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野蛮的正义(一)

第(1/2)页

不列颠的凯尔特人与高卢的凯尔特人共同信仰德鲁伊,他们将树视作神圣的。
    日耳曼人最初居住在北欧地区,包括现在的斯堪的纳维亚地区,随着时间推移扩散。
    维京人和日耳曼人都信奥丁,不过在日耳曼语中他被称为沃登,以及日耳曼人也是用如尼文。
    德鲁伊熟悉树木,相比之下日耳曼人更擅长珠宝、铭刻等,传说亚瑟王时代的梅林曾用如尼文,向亚瑟王“展示他们的未来”。
    有时越是基础的知识越难,比如3+2等于几这个问题,笛卡尔也曾经思考过,“无论我醒着还是睡着了,2+3永远等于5”。
    在学习之初,我们需要去现实中收集物体构建等式,比如数手指头,等学会了这个逻辑,就不需要外部世界存在了。人类将数量和实物进行分离,创造了代表了数量的符号——数字,如尼文、希腊文、罗马文、巴比伦文、埃及文、中文等等,都有其对应的数字。
    费农教达力教地火冒三丈,他觉得很简单是因为他已经完成了构建等式,而达力的脑子里还没有建起来。
    相对应的,要费农推倒他脑子里已经构建的等式,重新搭建一个,要比在达力的脑子里建起来要难得多。
    达力很轻松就能玩游戏机了,同样年纪的哈利其实可以是达力的玩伴,不过波莫纳来他们家几次都没看到哈利和达力坐在一起玩电子游戏,每次都是达力霸占着一个人玩。
    倘若要已经习惯了阿拉伯数字的现代人,和古巴比伦人一样进行演算呢?
    古人觉得很简单的事,现代人不一定能完成,因为古巴比伦是12进制和16进制的,有谁能一下子将192换算成16进制的数字还进行演算?
    电脑能做到,因为它是16进制的,人们发明它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方便计算。
    生儿育女不是容易的事,有些人习惯了“取用”,即便他成了家、有了孩子,他也根本就没参与“教养”的过程,他平时那么忙,有那么多大事要去担心,2+3这种小事哪里需要他亲自教,请个家庭教师不就好了?
    如果这个老师教不好,就换一个,再不然就是火冒三丈地骂人。他也没耐心听别人的解释,反正他只看“结果”,孩子考了多少分,在学校里排名多少,以前费力维经常收到家长的咆哮信。后来他就压低了标准,还故意漏题,总之不会让考试完后家长和孩子收到坏成绩,然后他就没有收到咆哮信了。
    波莫纳没有这方面的苦恼,被分进了赫夫帕夫学院,父母往往对孩子要求不高,他们只需要快快乐乐地长大就可以了。
    有一个东方的故事,名叫“拔苗助长”,那个农夫就是没有耐心,老嫌他种的庄稼长得不够高、不够快,于是就去地里去把它们一株株“拔高”,然后那些禾苗就全死了。
….

    小麦是两熟的,一个是夏天,一个是秋天,公元前52年罗马人对高卢地区实施纵火和劫掠的那个夏季遇到了暴雨。虽然小麦因为过量的雨水而倒伏,并且在穗子上发芽很可惜,可是火不会盯着小麦烧。如果森林被点燃了,那么德鲁伊们不仅失去了家园,在罗马人来到高卢以前,高卢人还不是靠渔猎和放牧为生。
    反倒是罗马人,他们的麻烦才刚开始,在公元前55年,克拉苏与旁培再度一起担任当年的执政官,11月他就火急火燎地前往叙利亚当总督,接着就准备远征帕提亚。
    在前三头同盟中,庞培的军功无与伦比,凯撒在高卢的表现也带来了越来越高的声望,而克拉苏自平定了斯巴达克起义后再无表现。何况他老了,他42岁时庞培才25岁,现在的庞培也到了他当年的那个年纪了。
    公元前53年,他率领4万罗马军团前往帕提亚,2万多人阵亡,1万人俘虏,另外还有6000人失踪,这支兵团是由他儿子普布利乌斯率领的,消息传回罗马时普布利乌斯已经“阵亡”,接着凯撒立刻从高卢回意大利。
    元老院颁布法令,让所有适龄罗马青年都宣誓入伍,凯撒决定在山南高卢行省各地进行征兵,西塞罗因为不经法律审判而处死了罗马公民遭到了放逐,尽管在一年后他就重新回到了罗马。他来到了高卢,参与了当时无比紧迫的新兵招募,等这边的事忙活完,差不多到了该写《内战记》的时候了。
    当时来到卢泰西亚的罗马将军名叫拉比努斯,他是凯撒最信任的副将,甚至在凯撒归国后,将整个高卢和山南都交给了他。
    而卢泰西亚部落其实根本没有参与高卢会议,他们只是加入了阿维尔纳部落,成为其属邦。
    由于塞广尼人反复无常,凯撒决定扶持雷米人取代了他们,原本的埃杜维人不仅收回了交给塞广尼人的人质,重新成为高卢霸主,并且还更壮大了,更多的属邦纳于其麾下。
    当初克拉苏遇到斯巴达克,也曾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