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watchdog”(下)

第(1/2)页

“你觉得这个洞看起来像什么?”
    在参观林德霍夫宫时,吸血鬼乔万尼问。
    “呃……地下歌剧院。”波莫纳按照自己所看到的和导游手册上介绍的说。
    “你呢?”乔万尼问西弗勒斯。
    西弗勒斯虚伪地笑着,好像他在乎这个话题似的。
    “你们不觉得它很像卡吕普索的山洞吗?”乔万尼用带口音的英语说“就是在奥德修斯回家的路上帮助过他的阿特拉斯的女儿。”
    “这我可真没想到。”波莫纳惊讶地说。
    “殒落的泰坦们生活在永恒的享乐与幸福之中,但他们与世隔绝,隐居在一个个山洞里,而宙斯所率领的奥林匹斯诸神却控制着人类的公共空间。”乔万尼看着波莫纳和西弗勒斯“不觉得和我们的境况很像吗?”
    “我可没觉得自己在‘永恒地享乐和幸福’。”西弗勒斯挖苦着乔万尼。
    波莫纳则想起了霍格沃茨和黑湖的风景。
    “你呢?”乔万尼问波莫纳。
    “我可没住在洞里。”波莫纳也笑着说“你刚才说还有谁住在山洞里?”
    “还有独眼巨人波吕斐索斯,他所住的岛屿非常富饶。”乔万尼说“对人类来说,那已经非常幸福了,是黄金时代才有的事。”
    “我可不觉得那是件‘幸福’。”西弗勒斯僵着脸说“它可吃了人。”
    “总之,我们去下一个地方参观吧。”乔万尼强笑着说,带着他们离开了林德霍夫宫内的维纳斯山洞。
    ———————————————————————————————————
    德国的童话明显多于其他国家,这不只是因为德国曾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有很多“王子”,还因为有格林兄弟这样搜集民间童话故事的作家。
    除此之外还有《尼伯龙根之歌》,瓦格纳曾经根据它创作了《尼伯龙根的指环》。
    当乔治安娜看着手稿时,脑海里蹦出了这个念头。
    这一次拿破仑还去了科布伦茨,他没有跨过莱茵河,而那个“未来的”德意志之角会树立起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一世的雕塑,这位皇帝是在凡尔赛镜厅加冕的。
    同时科布伦茨这个地方也是普鲁士和奥地利联军进入摩泽尔河谷时集结兵力的地方,因为经过了惨烈的战斗,堡垒都被毁了。
    她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画面……事实上她看过德意志帝国的加冕现场照片,不过那是黑白的,而且还是从旁边拍摄的。
    现在她换了一个视角,仿佛从镜厅正中的位置看出去,不仅可以看到签字的现场,还能看到凡尔赛的花园,那天的天气很好,天空是湛蓝的。
    整个现场很多人,却听得到签字时发出的沙沙声。
    这个文件很显然不是为结束普法战争而签订的条约,它是在法兰克福签订的,法国割让了马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在巴黎公社的报纸上刊登了俾斯麦的讲话内容。
….

    那这个条约是什么呢?
    就在她准备凑近了看时,一个俄国人出现了,虽然他的穿着打扮和欧洲人没什么区别。
    他将文件交给了另外一个人,两人凑近了说了什么……她可听不懂俄语。
    很快这些幻象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漆黑的海面,以及被浓烟熏黑的蓝天,挂着沙俄国旗的舰队笼罩在火中,它们都在海港里。
    她这下反应过来了,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签订了《巴黎条约》,在这个条约中,克里米亚依旧属于俄国,但俄国必须解散黑海舰队,拆除一切设施,而俄国人在1871年10月30日,在新的德意志帝国的支持下重建了黑海舰队。
    亚历山大一世虽然焚毁了国都,却因此成了“欧洲宪兵”,一直到克里米亚战争结束之前。
    在法国人撤走后,德国人不仅重修了一些莱茵河沿岸的中世纪城市,还将一些神话故事里的内容制成雕塑,和威廉一世的雕塑一样矗立在莱茵河畔。
    这些纪念碑、雕塑的共同目的就是让德意志人这条河,不再容忍外国势力兼并她,于是莱茵河与德意志民族统一和重建德意志帝国的梦想联系在一起。
    在尼伯龙人之歌中,传说莱茵河下游的沃尔姆斯存放着宝藏,在齐格弗里德死后,布伦希尔德利用这些宝藏拉拢政治朋友,武装追随者们。而在瓦格纳的《尼伯龙根指环》中,布伦希尔德向莱茵河的女儿们保证会归还金子,但她必须在瓦尔哈拉神殿的熊熊大火中死去。
    如果宝藏一直沉在河底,没有人去炫耀占有它,那么它是最安全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