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game changer

第(1/2)页

“那个吸血鬼,他疯了吗?”回到威尼斯的住处后,西弗勒斯在关上门后说。
    “什么?”波莫纳困惑地问。
    “也难怪,他在麻瓜世界呆了那么久。”他用一种讽刺的口吻说。
    波莫纳还是没弄明白他在说什么,不过她已经很累了,现在只想脱了衣服上床休息。
    那个麻瓜女孩改造的古董裙子很好看,就是拉链有点不好拉,就在她费力勾背上的锁头时,西弗勒斯走了过来,帮了她一个小忙。
    可是他并没有走开,而是凑到了她的脖子边嗅了半天,好像她是种散发着诱人气味的食物。
    “我很累了。”她提醒着他。
    “那个吸血鬼把自己和神作类比。”西弗勒斯在她耳畔低语着“而且还想把我们给扯上。”
    她其实没有那么认真在听,闭着眼睛靠在他的怀里。
    “他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西弗勒斯搂着她微微晃动,像是在跳舞。
    她好像有点明白他在说什么了。
    有太多人崇拜吸血鬼,觉得他们可以和永生的神灵一样永葆青春。
    可是神是不朽的,吸血鬼也有被杀死的办法,他们也是有朽的。
    吸血鬼乔万尼活在美梦似的幻觉里,忽略了一些事,麻瓜已经开始抛弃他们,追求别的永生方式,因为他们已经从梦中“醒来”,知道吸血鬼不会将永生的力量分给他们了。
    希腊语Eudaimonia在英文里经常被翻译为“幸福”,柏拉图则认为这个词描述的是“完美的、不朽的自我”,人在成长和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回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地调整自我,并且在他人的视线中确立“自我的观念”。
    在加缪的戏剧中,密室里没有镜子,所有密室里的人都需要通过别人视线来感觉自己。
    他们即不能独处,这样他们就可以不受他人的视线约束,从那个地狱里解脱了,也无法从别人身上得到自己想要的。
    而乔万尼一旦从那个虚无的梦里醒来,就会掉入地狱里,吸血鬼不是被囚禁在永远享乐和幸福之中的泰坦,与世隔绝得隐居,只是乔万尼目前还不像其他吸血鬼,为了支付账单而出租自己的城堡。
    有时巫师也不会那么清醒,波莫纳刚才听到乔万尼的比喻时就完全没朝着这个方向想过。
    “我们上床去吧。”他在她耳畔说。
    她没有迟疑地答应了。
    尽管此时天空已经有些发白,已经不能说是晚上了。
    ————————————————————————————————————
    乔治安娜捧着蛋糕独自行走在贡比涅的宫殿里。
    其实这里也不是处处都和凡尔赛一样金碧辉煌,许多地方使用的是新古典主义装潢,上次举行宴会的“餐厅”其实是舞厅。
    拿破仑也没有住在国王套房里,据说是因为“他讨厌别人住过的地方”,他的卧室在书房的隔壁,只要从卧室出来他就能到书房办公了。
….

    只是这样在地图厅等候的大臣们就需要穿过他的卧室才能去书房了,她觉得这样的动线很不合理,卧室该是更隐私的地方,该书房在外,卧室在里才对。
    但只要想起繁琐的起床礼,或许这样的安排有其合理之处。
    接着她抬起头看着墙上的装饰品,它们都是从路易十五的房间里搬出来的,不论是油画还是挂毯都是描绘的他狩猎的场面。
      Eudaimonia在伊壁鸠鲁学派的理解是形容来自某个神灵的关照,就像那人幸福地如同某个神灵的“宠儿”。
    拉斐尔在梵蒂冈的《雅典学院》里描绘了伊壁鸠鲁,不过是在一个很隐秘的位置,在一个柱子的后面,还被书本和常春藤给挡住了,画的还是个侧脸。
    他的理论很容易被误解,好生活是一系列值得回忆的快乐,就像挂在贡比涅的这些画。
    然而对于人类来说狩猎是快乐的,被狩猎的动物们可不那么觉得。底层人活得不如贵族的狗,即便不像某些宠物犬可以佩戴珠宝,至少也不用担心吃饭和居住,还有人专门照料。
    眼不见、心不烦就会永远保持快乐,快乐“应该”是无休止的饮宴和狂欢,记录贵族们餐饮的油画中,宾客们看着总是那么欢乐自在,不见繁琐的礼仪。
    理解伊壁鸠鲁要每天都想到死,一次次地面对痛苦和死亡,这种生活确实会让人感到压抑,并且不能帮助人更好地生活。
    大多数人都宁愿不去想死这个概念,因为死亡对大多数人是陌生的,不是生活的一部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都会哀悼死者,却拒绝提醒自己生命有限。
    小孩子说“死”会被大人揍,或者至少不像皇帝的新衣里那样哈哈大笑。然而死亡对黑死病蔓延期间对人来说是生命的一部分,死亡已经变成生命的一部分了,谁也不知道死亡和晚餐哪个更先到来。
    这种情况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