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巨鲸与大象(二)

第(1/2)页

拉斐尔以自己爱人的形象创作了椅中圣母,画中的圣母看起来安宁又端庄,她穿着普通人的衣服,神情举止都给人一种温柔、贤惠的感觉。
    可是这幅公认好的作品背后却有一个悲伤的故事,拉斐尔死后与他的未婚妻——一位红衣主教的侄女埋在了一起,而那位来自锡耶纳城的面包师的女儿据说后来住进了修道院。
    当然,这只是传说的一个故事,拉斐尔还有一副作品,名叫《带头纱的少女》,据说这幅画中的人也是拉斐尔钟爱一生的女性。她穿着精致的礼服和珠宝,完全是年轻贵妇的样子。
    乔治安娜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相比起穿着丝绸呆在室内,她其实更想到户外去玩,即便下了雪,法国的冬天和苏格兰、斯堪的纳维亚比还是差远了。
    “夫人,您看看这个。”
    利昂库尔公爵夫人将一个首饰盒打开,里面放着的是一串大溪地珍珠项链。
    不用猜都知道它很名贵,不仅珠子光泽度高,而且还个个颗粒饱满圆润。
    “谁送的?”乔治安娜问。
    “是布干维尔先生以法国海军的名义送的。”利昂库尔公爵夫人说。
    乔治安娜心里暗讽,法国人不是该送一条绞索给她吗?
    不过布干维尔的名字她可是听说过的,他就像英国的库克船长,是法国著名的航海家。
    “我该收吗?”乔治安娜问利昂库尔公爵夫人。
    她愣了一下,然后小声问“您不想收吗?”
    当然不想,送那么昂贵的礼物肯定有所求,完全是惹麻烦上身。
    “先放下吧。”乔治安娜面无表情地说,带上了鲁昂送的珍珠项链。
    这条珍珠项链虽然镶嵌了不少钻石,可是和刚才的大溪地珍珠比还是相形见拙了。
    然而要是仔细想想,约瑟芬还有一条属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珍珠项链,她本打算这次巡游的时候戴呢。
    鲁昂虽然烧死了贞德,1787年与英国签订的那条通商协定被法国制造商称为“要命的条约”,当地的舞会只许穿法国制造的衣服的宾客参加。
    “项链丑闻”发生在1785年,但有人用丰富的想象力将之与1787年条约的通过联系在一起,虽然那时路易十五已经死了,杜巴利夫人也被赶出了宫廷。路易十六打算将那条项链送给了王后,作为她生了孩子的礼物,却被她拒绝了,她认为该用这条项链购买军舰。
    要是不想那么多,纯凭感觉的话,大多数女人应该都会选大溪地珍珠项链的。
    “这条项链和您的衣服不搭,还是换着一条吧。”贝尔坦说,接着从侍女手中拿过了另一条项链,是波拿巴送给她的伊特鲁里亚风格的金项链。
    戴上这条项链她觉得舒服多了,即不用想到绞索,也不用想火刑柱。
    “好看吗?”她快乐地站起来,问所有人。
….

    “当然好看。”她们都笑着回答。
    不论她们说的是不是真话,乔治安娜都觉得很高兴。
    她甚至在房间里转起了圈,裙摆像喇叭花一样绽放。
    不知道是哪个混蛋设计师设计的,她的房间到处都是花朵。如果要表达春天的主题,她更愿意用美惠三女神。
    转着转着,她来到了上午呆过的书桌前,那封没被完全烧毁的信还放在那儿。
    刚才他们打台球的时候谁都没提那些信的事,可能波拿巴以为那些信都被烧毁了。
    当时她不知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