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香料之王(十)

第(1/2)页

西耶斯曾跟乔治安娜说过,路易斯安那地区近代法治史始于1712年,当时路易十四以特许状的形式允许安托万·克罗扎对该地区进行开发、管理和利用,特许状规定这块土地根据法国敕令、条例和巴黎习惯管理。在此之前路易斯安那是按照西班牙殖民方式统治的,或者说压根就没有任何统治。
    法国除了东印度公司,还有西印度公司,尽管它只存在了9年,但这个因为特许状建立于1664年的公司在1646年就对安的列斯群岛进行管理,黎塞留主教还对法属西印度公司进行了封赏,多巴哥这时就被归为法属西印度公司所有。
    乔治安娜看到的这本关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介绍书籍是法属东印度公司的内部资料,最早住在这个岛上的当然是印第安人,主要分为阿拉瓦克族和加勒比族,其中加勒比族生性好斗,他们打仗时会使用毒箭,并且还会吃人肉。
    阿拉瓦克族从加勒比族手中夺取了多巴哥,他们没有食人的习俗,他们彼此争斗了很多年,直到哥伦布第三次新大陆航行才发现这个岛屿。
    西班牙人来了之后首先找金子和香料,却没想到找到了食人族,最先上岛的那批船员差点都死了,而在此之前他们是争先恐后地想上岸,好成为第一个发现者。
    哥伦布没有在这里做过久停留,他在地图上留下一个加利腊角的名字后就继续向西航行,穿过海峡进入了帕里亚湾。这个海湾在目前的地图上来看只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哥伦布进来的,它后来被命名为哥伦布海峡,另一个则在海湾北部,它被命名为德拉贡海峡,意思就是龙之海峡,它将委内瑞拉和特立尼达分隔开来,在这里哥伦布遇到了来自南北两面的惊涛骇浪,但总算是有惊无险地通过了,并找到了加勒比海的出口。从那以后每次西班牙人过德拉贡海峡都要做一次弥撒,向圣安东尼祈求保佑。
    哥伦布回去后,西班牙骑兵和步兵就来到了这里,剑和盔甲战胜了长茅和毒箭,吃小麦的社会战胜了吃木薯的社会,接着西班牙人就进入了两难的境地,他们是该强迫印第安人去种小麦还是找黄金?
    一个神学家说,应该让印第安人过太平日子,征服的目的是让他们改信天主教。当时的统治者……姑且这么称呼吧,因为他宣称西班牙对特立尼达拥有主权,他明言他们不是来对印第安人传教的,也不是跟农民一样种地去的,而是搞黄金去的。
    不过特立尼达不产黄金,在接下来的三个世纪里西班牙人也没让印第安人去种地,他们只选定了塞维利亚港,在这个港口设有贸易局,只有核准的船只才能参加殖民地贸易。
    关于预防走私,西班牙人是这样做的,只要是贸易局核准通过的船只,不论是出航、归航或行驶途中,都会有西班牙大帆船护航,以防海上盗贼和各欧洲敌国。
….

    换一个说法,如果遇到没有有西班牙大帆船护航的商船,全部都可以“捕获”。
    特立尼达名义上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实际上却是个没人想起来的地方,也没有人去开发它。
    当时的“日不落帝国”如日中天,所有人都相信西班牙在各殖民地都拥有一定实力,尽管是没有什么根据的。
    一个世纪后,一个英国航海家发现特立尼达是个贫穷的、未开发的、无以自卫的属地,特立尼达走私是公开的,总督形同虚设,他是有个法庭,但他的作用就是赦免的。
    全城人都是走私贩,他却连军队都没有,也没有监狱,他本来打算把全体百姓都抓起来,但他在写给皇帝信中却说那些罪人们都跪在他的宅邸前,认错请罪,而他尽管非常痛苦,还是叫他们站起来,并安抚他们,并请求皇帝对全民进行大赦。
    当时西班牙的统治者是哈布斯堡家族,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后才换成波旁王朝。1682年时一个叫罗伯特卡维利尔的法国人以法国的名义占领了路易安娜地区,尽管西班牙人到过密西西比河口,但是西班牙没有对这一地区提出过主权要求。
    反正宗主国17世纪初已经没有什么办法了,他们忙于尼德兰战争,以至于30年都没有船从西班牙开往特立尼达,先后由英国和荷兰的船只开到特立尼达,当时特立尼达还在种植烟草,烟草是特立尼达的经济基础,为了赶走这些外来者,总督想出来的解决办法是禁止种烟草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