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先知之泪”

第(1/2)页

1945年二战结束后,大批军人返回美国,从而使1946年成为美国婴儿潮的开始。

        1946年美国出生了三百四十万个婴儿,在此后的18年间,美国共有7590多万婴儿出生,约占美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大卫·米尔斯就是在那段时间出生的。

        人们惯于用摩天楼来象征美国,的确,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造摩天楼的国家,最早的摩天楼诞生于19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芝加哥,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城区用地紧张。

        后来随着大量军人回国,就业成了问题,修建摩天楼的目的从缓解城市用地紧张变成了缓解就业压力,再后来,盖摩天楼变成了一种对建筑技术和工人心理素质的双重挑战。

        米尔斯和崔西刚到纽约的时候为了找房子到处逛,在纽约博物馆的老照片上可以看到坐在高空横梁上吃饭的建筑工人,脚下的高空对他们来说仿佛根本不存在,他们就像在平地上吃饭一样,什么安全设施都不带。

        米尔斯的父亲就是那一个时代的人,从那些建筑工人身上他仿佛能看到父亲工作的影子,不过他并没有死于高空作业的意外,而是死于胃癌,他在床上安详得死去,并没有和大卫一样差点死在街头的垃圾箱旁边。

        那段时间是美国的黄金时期,男人们和禁酒令时代不一样,拿起枪并不是为了黑帮械斗,他们放下枪,拿起电焊枪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一切都那么欣欣向荣。

        男孩基本上都有个英雄梦,不过米尔斯成长的年代并没有超级英雄,他的“英雄”就是他的父亲,只是从二战之后,美国对外发动战争的目的都并不是那么“正义”的,他的父亲不允许他参军,再加上他读书不怎么在行,也没有那么多摩天楼需要盖了,于是米尔斯报考了警校成了一名警察。

        阿尔·卡彭是个非常有魅力的黑手党领袖,他能做到一边请人吃盛宴,一边用球棍将“来宾”殴打致死,只要不惹着他,他是个非常容易相处的人,人们也愿意和他亲近,他还按时向联邦政府交税,只有街头的地痞才会将自己表现得非常不好惹。

        米尔斯不知道安东尼干了什么让fbi把他给盯上了,一个陪小妞吃饭的心理医生能干什么呢?但这里就是洛杉矶,编剧的想象力和设计的桥段往往来源于生活,甚至于生活比编剧写的情节更曲折离奇。

        那卷记录了杂音的录音带在经过技术员处理后,可以听到一阵短促的猫叫声,大概只有一两秒时间,前面的杂音里包含一个女子痛苦的呻吟。

        那声音听起来就和德国那个被驱魔录音的女孩一样,就更别提那条用人类牙齿做的项链了。

        这个案子可以以自杀结案,奥沙利文不用加班。

        他们只是想知道在那短暂的1分15秒里发生了什么。

        就算是警察也不总是会遇到这种案件,而且如果有一天有人翻阅卷宗的时候发现他们草率了事,说不定会带来别的麻烦。

        和敢拼命的米尔斯相比,奥沙利文更加稳重,换而言之他没什么进取心,能爬到现在的位置不容易,要是因为一个疏漏丢了工作甚至退休金,那就不划算了。

        “这不是项链。”在见过实物后,隔着证物袋,安东尼突发奇想一样说道。

        “是吗?不是项链能是什么?”奥沙利文故作惊讶得问。

        “念珠。”安东尼说。

        “就像佛陀用的那种念珠?”米尔斯问。

        安东尼没有做声,反倒是奥沙利文翻了个白眼。

        “是天主教的念珠,念玫瑰经用的,我问了教区的神父,他说安吉拉念的拉丁文是‘埃及的树林虽然不能穿过,敌人却要砍伐,因他们多于蝗虫,不可胜数,我的仆人雅各啊,不要惧怕!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