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如何选择

第(1/2)页

帝都是一座恢宏的大城坐落在大地之上,千年已将,充满着亘古沧桑气息的青石垒就的城墙无边无尽,仿佛一座古老的山脉匍匐在东陵大陆的中央,无数人十代百代的在这里生存,在这里繁衍。

        中州千年不见刀戈,帝都又是中州的中心,这里有无尽的繁华,无尽的安详,任何人进入其间都不禁被这股奢靡气息侵染。

        穆丰不经意想起上一世形容南宋小朝廷的一首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当年,穆丰听闻这首诗后曾经喝的大醉酩酊,几日都未能清醒。那个时候他一身功夫已经半毁,满心满腹都是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这首诗蕴含的意思与他心有意而不能舒的郁闷无比相合,又怎能不心生感慨。

        而现在,穆丰看着楼台鳞次栉比,听着轻歌曼舞无休无止的声音,再度想起当年那个场面。

        只是经过多年奔波,接触无数仁人志士,穆丰已然不是当年那个只知武事不知政事的偏才,他对很多东西看得很透。

        他能站在顶端俯瞰山下,能从很多事情的脉络向上追溯,清楚的看明白很多人上人处理事情的做法和目的。

        也许他不能认可这些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却能理解他们这样做为什么?

        人与人不一样,尤其是占得高度和位置不同时,对同一件事的看法和理解自然不同,自然也就造就处理事情的做法有天南海北的差距。

        就好比现在,帝都之外一切叛乱和骚动,甚至是三百万外族横行肆虐,可帝都内仍然是水光山色冠绝天下的“人间天堂”。

        楼堂馆所里百姓纵情声色,宫殿楼观官员们歌舞享乐,还是一派奢侈糜烂的腐朽生活。

        帝都相当的大,是与穆丰所在的太城的十几数十倍,是古台府的十几倍。

        尤其他与其他府城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有山有水有河流。

        山中有着山,城中有着城。

        穆丰远眺着重重叠叠的青山,近看鳞次栉比的楼台,随意在繁华闹市上倘佯,脚步轻盈。

        穿梭在攒动的人群里,绚丽的阳光铺散在一片绿瓦红墙之间,透过突兀横出的飞檐和高高飘扬的幌杆落在他的脸上。

        穆丰突然笑了,他想那么多做什么,他只是一个小人物,刚刚有了自保的能力,难道就想挽救世界不成。

        他现在不仅是不想,更是不能,不可能。

        天下在几年间突然从繁华盛世变成现在这个样子,难道真是外寇入侵,内有叛乱的原因吗?

        如果不是,难道是因为东陵大帝荒淫无道,亵近娼优,听信谗言,闭塞贤路。生活糜烂,重用奸佞,残害忠良,奴役百姓吗?

        真要有人这样认为,那可真真就是傻子了。

        要知道,任何一个能够成为高层没不会是傻子,不管是奸相还是佞臣,都是几千万人中最顶端的那几个,难道他们就不想让国家富百姓强吗,不想流芳百世为后人敬仰吗?

        不是的,任何一个想走官路的人都有一颗砥砺奋进的心,就算是奔升官发财使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