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厉害了我的哥侃倒四方!

第(1/2)页

1988年李均支持牟其中创立南德,自此他奔走很多地方寻找商机,从贩卖白糖,海蜇皮,冰箱……大大小小的生意他都做过,但是始终没赚到大钱不说,还一度亏空了所有。

        1989年,他从投资老板那里知道苏联准备出售一批图-154飞机,但找不到买家。这一信息让他双眼放光,顿觉翻身的机会来了。

        他证明自己商业天才的时候到来了。

        他觉得做成这件事情问题不大。

        “问题不大”其实一直都是老牟的口头禅,他从不觉得自己是在说大话,反而觉得很多时候他都往小了说,他对那些想都不敢想的人不以为然,在一头大象面前,小溪是努力几步就可以跨越的,而在一只蚂蚁面前,却成了不可逾越的大海,他自比大象。

        外界一直都不太懂老牟,但是这并不妨碍彼时的舆论将之视为“神人”般追捧。

        如今中苏已经全面开放贸易。

        投资老板给他信息,他迅速调查了苏联,川航,一切如投资老板说的差不多,然后一个惊人的计划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这个计划是什么,他去苏联调研,的确发现联盟苏不少食品短缺,很多人排队等待着面包,但是货架上却经常是空空荡荡。

        但是八十年代末的华夏,现在却是一时经济过热,产品严重过剩的问题。有许多国营企业的大量轻工业产品和食品过剩,积压在仓库里卖不出去,数不过来的罐头啊、火腿啊只能等待腐烂,连中北海都发愁,天天在电视上、报纸上呼吁老百姓们花钱买东西。

        这也是邓公和老戈全面开放贸易的缘故,联盟苏现在缺那些东西啊,于是,一个以物换物,用小罐头换大飞机的惊天计划,就这样被他想象出来。

        当然,这里面也有李均潜移默化的指引,策划,否则牟其中还需要更长时间的摸索。

        有了主意,就是要干。

        而干这些的事情,他需要更多的人才。

        比如懂飞机的人员,会俄语的翻译,有谈判技巧的人才……

        老牟为自己造势,让人写了文章发表在报纸。

        昔日狂人老牟重出江湖。

        他这样大造其势地招聘,不少年轻人真慕名应聘。

        其中有追随牟其中者:比如后市大佬冯仑,万通控股总裁。

        万通地产的四创始人王公权,王启富……

        比如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

        有仰慕老牟者,后世21世界初华夏的绝对资本大佬,德隆系世纪控制人唐万新。

        北湖省未来首富,民营航空第一人兰世立等等。

        他们仰慕,然后一见老牟,他们就立即更是拜服,老牟以前的故事很是传奇,见到老牟,老牟伟岸少须,就这长相就绝非池中物。

        伟岸少须这年代大多形容某伟人。

        老牟耳朵也是尖削殊异常人,识者他们谓之“李广之相”。

        他们之前大多也是看过老牟的昔日文章的,文章纵横捭阖,很有气势,所以他们慕名而来想跟他做一番事业。

        老牟的魅力特别大,长相其实都是次要的,早年他做生意每到一处,他总是先请“高人”吃饭聊天,学者,领导乃至江湖术士,都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