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头头是道和均妈的梦想!

第(1/2)页

现在龙港城经过四年的建设,一半像农村,一半像城市。

        看着这个两不像的城市,又两个都像的半城市。

        后世经济学家对这个城市评价很高,在民间它像是传奇,有着“中国第一座农民城”的荣耀,彰显的是改革开放初期农民洗脚进城的愿望之强烈和底层创新推进城市化力量之强大,从龙港到特区深市,能串联出华夏新型城市化的改革进程。

        先富起来的农民到龙港集资建城。这个地方原先祖祖辈辈打渔的人,纷纷收起渔网,出门跑业务,不少赚了钱的万元户6续搬家到这个龙港的地方。

        一个叫陈可树的人,没赶上第一批进城,但是在前年,他花了3o多万在龙港买下了几十亩地皮,进城了。

        后来他再从亲朋还有那里集资盖了许多排漂亮的大楼,他十分看好龙港的展,他建的楼不买,全部出租,甚至现在都有几家国营企业分公司入驻,还有一家国营饭店。

        国企都来租自己的房子了,他感觉真是不可思议,因为他当年跟邻村一个人挣破头皮进国企,可是自己没后门,失败了,邻村那人成为国企工人后,那是对自己鼻孔朝天,嘿,我有了铁饭碗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可是这才过了几年,他就居然成了国企公司都要跟自己签出租合同。

        他心里那个感慨是无法言语。

        特别是那个当初跟自己争赢铁饭碗的那个人,还是一个国企员工的普通工人,他工资一个月一百,现在他日挣钱租金都远远过他几年的工资,那个心里爽啊。

        人,很多时候,在对比的时候,产生巨大的落差感,也在对比的时候产生巨大的骄傲感。

        坐在老板椅子上的他,翻看了最近的出租纪录,几家国营企业,一些个体户,还有一条街的店铺空着,空着这是浪费资源,少赚很多钱啊,这样不行啊,这少赚钱就是犯罪,龙港现在在快,日新月异地展,这人流量马上就能上来,上来那些店铺就可以财的,得成立宣传队,到其他地方去宣传,自己这里有旺铺出租,让人赶紧来财,自己也财。

        “老妈,你看这里道路规划是八纵八横的,这里未来人流量一定很大。”

        “老妈你看那里这条街还有许多空店铺连在一起,可以打通,做大市。”

        “老妈,你看那里有几家旅馆,有旅馆的地方自然有人流量,做生意也自然不差。”

        “儿子,你咋那么能,怎么说的都是头头是道。”

        “老妈,我这是从书里面看来的。”

        “书里?那你爸怎么没从书里看出来,他还是那么死脑筋,一根筋的。”

        李妈现在对未来有着另一种期待,眼神里满是兴奋的感觉,上一辈子,她当了一辈子的皮革厂工人,一直围绕着李爸转,老了则是围着孙子转,从来没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这一世,因为李均拿那一大笔钱,她开始也有自己的想法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