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可以算捷径吧!

第(1/2)页

金陵南钢公司,这个金陵南金城的国企巨头,李均准备啃下。

        他心里想着要放大招,可是那个大招是什么呢?

        大招就是走捷径——外部不好啃,那就从内部攻伐。

        从员工那里一个个收购,不如从这个企业的管理层直接下手。

        这将会更事半功倍。

        上辈子李均念书起来就是一根筋,做事情不灵活,另外他也不屑做一些谄媚,低声下气的事情,但是经历上一世的那些经历后。

        他觉得自己瞧不上的事情,瞧不上的为人处世方式你去做,在生意场或者生活中,你去做很多事情反而会事半功倍。

        因为作为工商管理系研究经济教师的他,后世更也是接触过不少的创业者们,他知道那些人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擅于从身边最小的事情做起,充满热爱与激情,像养孩子一样养公司,事必亲躬,但是还有一类人是擅于从信息,人脉做起,每天都是在找贵人拉投资,只动嘴,不需要动手,就可以借别人的力量壮大自己,他们通过“贵人”找捷径,找资源。

        他现在就是想找关系,认识“贵人”,然后在这南钢厂狂揽一笔。

        谁会是他的“贵人”?

        那就要找对了人,才能捷径。

        这就像杀猪,杀一头猪从头杀,还是从尾巴杀气?虽然无论怎么杀都能把猪杀死,但哪种最快捷呢?当然是直取哽嗓咽喉,切断大动脉,这样猪要么是断气而死,要么是流血而亡,

        为什么要这样杀,因为这是猪的生命运行规律,有气,有血才能活,切断气,血就不能活,这就是一下子找到了杀猪的捷径。

        而一个工厂,厂长自然是这个工厂的命门,是他布置生产任务,是他运营整个工厂,他就是李均要找的捷径的贵人。

        所以,李均将目标锁定成了他。

        红薯摊位前面。

        “老伯,这南钢厂长一定很厉害不啊,你说这厂子大,管理起来一定不容易,对了老伯,你说你也曾经是这里的员工,你说哪位厉害的厂子他叫什么呀?”李均吃着烤红薯吧唧地问道。

        “他姓陈,很多人叫他大伟厂长。”

        “他的真名是……”

        他从那个老伯那里知道这个国企的厂子叫做陈桥伟。

        陈桥伟是吧,李均就是要和这位陈厂子合作了。

        不过。

        找他合作做生意?

        能搞定吗?

        现在国企工人都是很牛皮哄哄的,分配房子又包医疗,一个掌管六千人厂子的厂子他说要搞定就能搞定吗?

        绝对不是那么简单。

        为什么不那么简单。

        因为现在的国企厂长在1986年上级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中一长制恢复,他们的权利早已经得到了明确的界定。

        厂子就是一把手,掌控厂子的一切,安排各项事务,权利充分下放给他们。

        而不是之前,厂长是可以被国企工人联名投票罢黜的。

        没有了约束。

        这场改革开放后的国企改革在艰难之中行进。

        因为这个权利的下放,本来是充分放权,让厂长更好地发展厂子。

        但是有些厂长们就开始以权谋私。

        造成这些人未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是独霸工厂,并且让他们成为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以至于有工人穷,厂子富,车间主任万元户,厂长挣钱没有数目。

        后世不少大佬收购国企,那些钱那里来的,不就是谋私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