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授田二

第(1/2)页

第三章授田二

        “将军,这恐怕不妥。”张质说道“汝阳一县,恐怕不了这几十万亩土地,而且我听将军的意思,也要为民授田,恐怕更是不足。”

        不是不足,是很大不足,汝宁农业开发的早,再加上地势平坦,水流众多,几十万亩土地倒是有。但是汝宁本地人也要吃饭,如果一古脑将所有土地都征了去了,不知道要绝汝宁城中多少人的生计。

        因为汝宁城附近有很多人都是崇王的佃户。但是分给很多士卒的田地,恐怕用不了这么多的佃户。

        “无妨。”张轩微微一笑,说道“我从来没有想过,将全军士卒都安置在汝宁府城附近,我是汝宁节度使,而是汝阳县令。先安置一部分。之后的事情,先吊着也不妨。”

        张质一听就明白了。

        虽然张轩现在只能控制汝宁府城,但是他绝对不甘心,只坐守孤城。

        什么刘洪起,沈万登之流,迟早要一一收拾。

        张质思量了一会儿,说道“即便如此,这一件事情,也不是今年可以办到的,恐怕明年才能实质性的授田。”

        随即张质开始一一说明问题所在。

        首先是编户,不编户,根本不知道治下到底有多少人。根谈不上为民授田了。

        只有编户之后,才有授田之事。

        而且张质特别说明,先编户再授田,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手的问题。

        所谓车前店脚牙,无罪也该杀。想要完成编户,授田这么大的工程,单单靠张质手下的这一点人,再加上府衙与县衙的衙役决计不够的。

        特别是那些衙役,早就是老油条了,用他们做事,坏事的几率太大,以张质的意思,全部罢免,再命百姓出首,凡是民愤太大之人,全部杀了。再挑选一些身家清白的读书人做事。但是这些刚刚开始做事,经验难免不足,故而也要先易后难,先编户,再授田。

        而且张轩再这里说的三十亩,五十亩,其实只是相对值,不是绝对值。田里的事情,有太多的猫腻了,比如,大亩与小亩的区别,旱田与水田的区别,如是等等。

        官府文书,错漏太多。要想做这一切,必须先丈量田亩。

        这又是一个大工程。

        这些事情,绝对不是年前区区一两月的时间,能完成的。所以授田之事,必然放在年后了。

        张轩想了想也就同意了。

        会议散后,各人都去忙了。

        制定一个计划,非常容易,将这件事情落实下来,却是一件难办的紧。

        军中营制,三营一队的规划,张轩绝对亲手为之,绝不会假手于人。但是编户授田之事,却需要张质亲力亲为了。

        议事之后,张轩就搬到了城外军营之中。

        “曹兄,这南阳营有赖于你了。”张轩对曹宗瑜说道。

        在乱世之中,强干弱枝,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张轩也是如此,虽然新设两营,但实际上,张轩所领的临颍营大多都是跟随他的老卒,被任命为营官的曹宗瑜,与王进才,都是带了几百人,再加上官军俘虏,建立新营而已。

        而曹宗瑜是张轩最信任的人,在军事素养之上,恐怕还在张轩之上,故而任命曹宗瑜为营官,也是自然而然的。张轩还从营中抽调了十几名当初南阳从军的骨干。

        不得不,应接不暇的战事,就好像是大浪淘沙,当初张轩当初在南阳招收的数百将士,现在也只剩下不足百人了,最有出息的是秦猛,此刻已经是一个把总了。剩下的也是各级军官,也算是军中骨干。

        也算是张轩对曹宗瑜的支持。

        “给我三个月时间。”曹宗瑜说道“我给你一个能打仗的南阳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