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南方民意

第(1/2)页

第一百一十章南方民意

        李定国并非最后知道这个消息的。

        在张轩做人事安排之前,第一件事情,就是与李定国谈。

        因为这一件事情最大的问题,就是李定国本人。只有李定国本人同意了。

        其实李定国心中也犹豫纠结了很久。

        他久在外将兵,如果刚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感张轩知遇之恩,但是时间长了却不一样了。

        不管是仇恨也好,恩情也罢,总就会一天天变淡的。

        只有利益才是永恒的羁绊。

        在大夏国势蒸蒸日上的时候,李定国怎么会选择背叛。

        之是李定国当初不选,而今却是无法选了。

        李定国麾下将士,大多是云贵人士,这些士卒远离家乡,并不是太适应北方的气候,故而张轩在下令大军撤回的时候。

        就将一些南方籍贯的军队撤了出去。

        比如说广东,广西的军队,还有福建的军队。也包括云贵的军队。

        驻扎在北方的军队,大多是大夏中央一系,再加上大量的降兵。

        李定国身边倒不是没有嫡系军队,但是不多了。他很清楚,用他手中这些军队,对抗大夏中央的力量,是万万不可能有胜算的。

        再加上李定国本身也不是一个野心太大的人。他虽然有所不甘心,但是他将这一种不甘心,都放在心底。

        表面上不露出一丝,再见张轩的时候,更是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

        张轩自然不会深究,李定国到底是真的是假的。立即说道:“卫王已经从襄阳赶往陕西了,留在京师的人将领,仅仅只有孙可望一人了。”

        “我那夫人,也是走头无路,估计想重新启用孙可望。所以,我想请李兄速速回京,为我稳定人心。”

        李定国一听,心中顿时有一丝苦涩。

        他之前与孙可望的关系并不算差,但是而今他却是不想孙可望出头的第一人,因为他们兄弟两人之间的仇恨,早就到了不可能化解的地步。

        孙可望得到重用,对李定国影响最大。

        因为李定国的基本盘与孙可望的基本盘,有高度重合,但是彼此之间却基本没有合作的可能性。

        李定国说道:“臣遵旨。”

        李定国从北京一路八百里加急,不过三日,就到了襄阳,又从襄阳换船,轻舟一跃万里。从采石矶上岸。

        李定国身边只有百余亲兵,但是打起仪仗进入南京城的时候,一时间南京城万人空巷。市面上粮食价格应声而降。

        本来慌乱的人心,顿时安分起来。

        罗玉娇听说之后,长出一口气。

        虽然罗玉娇当殿杀了吴伟业。虽然以强力手段镇压了一波暗流。但是更加让朝廷与江南士绅的对立与分裂更加严重了。

        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粮价。

        姚启圣用了很多办法抑制粮价,比如从暹罗,占城,越南买粮食,并公布朝廷不日得胜而还。

        但是依旧无法将粮价给打下来。

        南京为中心,江南一系列城市的粮价几乎要冲破苍穹。

        如果再无法抑制的话,恐怕这乱子,就不仅仅是一小撮士绅的问题了,而是整个江南的民生问题。

        罗玉娇面对这么复杂的问题。只有一个手段,就是杀。

        但是这样的问题,在李定国入城的时候就解决了。

        甚至不用做什么。

        见李定国回来,前方大胜,乃至朝廷即将班师的消息,就被所有人相信了。

        纵然一时间,粮食在大夏还是紧缺的。

        毕竟,北方有数以千万的百姓,嗷嗷待哺,去年一场大战,将北方几乎所有粮食收成都打没有了。

        从今后一两年间,从南方向北方运输粮食,已经成为必然了。

        但是粮食价格却也不该虚高到如此程度。

        这就是一个名将的影响力。

        罗玉娇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