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私铸偷换概念

第(1/2)页

只有甄乾才知道安禄山的目的不在攻打契丹,进攻契丹不过是安禄山的幌子,练兵和暗中囤积钱粮为起兵谋反做准备。

        甄乾还是没有明白彭乐征发徭役怎么跑到自己门上来了?

        “还是甄大郎府上的饭菜可口,难怪县城里的醉仙楼生意红火,看来某家酒楼的厨师都该回家种田了!”

        彭乐对甄乾准备的菜肴非常满意,一连吃了三碗才停筷道:“不瞒甄大郎,这次我上门是来化缘的?”

        “此话何解?”

        “安帅征发明年的徭役运送一万石粮食到幽州,同时让各州县纳捐十万石粮食,摊到鹿泉县又是一万多石,县里哪有多余的粮食,没有办法只能向县里各家各户征收了……。”

        两人目光相视一下,彭乐的目光立即避开了,显然这件事情吃力不讨好。

        “这么说来,甄府也在纳捐的范围之内呢?”

        “一万石粮食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从鹿泉县运到幽州,一路上马拉人扛都要损耗粮食,说是一万石,但没有二万石根本运不到幽州,明府(唐代县令的称呼)和众人商量之后,决定让县里乡绅商贾纳捐,甄大郎不会让我为难吧!”

        甄乾心里很清楚,安禄山根本不是准备攻打契丹,而是在囤积粮草。

        这几年安禄山所辖三镇的粮价一直在缓慢的上升,以鹿泉县为例,天宝十年的粮价每斗七八文钱,天宝十一年就上升到每斗十文钱,年底安禄山又以出兵为由囤积粮草,现在正是青黄不接之时,粮价必然会再长,恐怕明年粮价要升到每斗十二文钱。

        粮价从每斗七八文上涨到十二文,几乎快一倍了,这足以让一些贫困之家破产了。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掉,鹿泉县当然不会自己掏腰包,“不知甄府摊派多少?”

        彭乐伸出了一根手指看着甄乾。

        “一千石……”,甄乾无奈道。

        “甄大郎果真快人快语,明府让仙台村筹集一千石粮食,甄大郎可以再把一千石份额分给各家各户……”,彭乐嘴角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一千石粮食已经不少了,相当于以前仙台村五分之一左右的产量,要是让甄乾一个人承担的话,先不说愿不愿意,至少心疼一年。

        甄乾嘴里像掉进一只苍蝇,明显让自己难做,彭乐不是说甄乾仁义吗?一口一个及时雨、孟尝君,就差标榜助人为乐、五好四美新青年了。

        见甄乾若有所思,彭乐又道:“我知道甄大郎家有酒坊,恐怕一时拿不出来一千石,不过没有粮食用钱帛也行!”

        彭乐还真是为甄乾考虑的周到,甄乾的确不愿意拿出手中的粮食,“还是彭司户考虑的周全,王友!从帐房支出十三枚钱庄金钱!”

        很快王友端着一个盘子走了进来,盘子里整齐的码放着13枚黄澄澄的金币,金币正反面都篆刻着钱庄的明文,边缘还有锯齿状的精美花纹可以防伪,鹿泉县很多人都喜欢使用甄乾钱庄的金银飞钱。

        “飞钱”实质上只是一种汇兑业务,它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货币的职能,因此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

        飞钱始于唐宪宗元和初年,有两种形式:一是官办,商人在京城把钱交给诸军、诸使或诸道设于京城的“进奏院”,携券到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