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6

第(1/2)页

珍藏了数年的玉佩不见了!

        伽罗又细细找了一番,确信玉佩不在身上,忙掀帘而出。

        外面谢珩用完了饭,已然翻身上马,正准备起行。伽罗顾不得跟岚姑细说,匆匆下车往他走过去,行礼道:“殿下,民女方才遗失了要紧物件,能否耽搁片刻,将它寻回?”见谢珩皱眉,忙道:“只需片刻就好,恳请殿下允准。”

        谢珩面有不悦,道:“丢了何物?”

        “是一枚玉佩,对民女极为重要,想必是方才在瀑布边上丢了。”伽罗对上谢珩的眼睛,看到他目中腾起浓浓的不悦。她知道他恼怒之处,忙恳请道:“那枚玉佩虽非宝物,对民女却极为贵重,还请殿下通融片刻。”

        队伍整装已毕,正待起行,十数步外,随行官员的目光都投向这边。

        谢珩骑在马背,看着旁边仰视的少女,眼中满是忐忑与恳求。她出来的仓促,未戴帷帽,脸色尚且苍白,想必方才在水边受惊不小。这一路她始终谨慎小心,尽量不给人添麻烦,虽然路途颠簸劳累,也不曾露出娇气抱怨,每每见着他,也都是敬惧之态。

        这回一反常态,想必那玉佩确实要紧。

        可方才他诱敌出手,虽擒了数名西胡人,据侍卫探报,周围还是有人形迹鬼祟。若放她再去瀑布边,未免多添事端。

        “陈光——”谢珩稍作思索,吩咐道:“带人去找,速去速回。”

        伽罗闻言甚喜,匆忙谢过,就要同去,却被谢珩拦住。

        她诧然欲辩,却为其目光所慑,知道这回为玉佩兴师动众实属突兀,只好打消念头。

        半柱香的功夫后,陈光带着十数名侍卫归来,将玉佩双手奉给谢珩,“殿下,找到了。”

        谢珩不甚在意的扫了一眼,正待吩咐启程,猛然觉得那玉佩眼熟,又多看了两眼。这一看,谢珩的目光陡然锐利起来,飞速取了那玉佩在手,目光紧紧黏在上面。温润的羊脂玉打磨得极好,正面雕着灵芝仙鹤,反面是“仙寿恒昌”四个字,雕琢手法上乘,俱出大师之手。玉佩下坠着精巧的香囊,装饰一小段流苏,似是洗过几回,显得很旧,却很干净。

        遗失多年的旧物重回掌中,谢珩摩挲着那香囊,嗅到其中隐约幽淡的香味,往事浮上心间,仿佛母亲还在世,令人眷恋。

        他将玉佩握在掌中,看向伽罗时,神色复杂,“就为这个?”

        伽罗点头称是。

        谢珩依旧握着玉佩,没有还给她的意思,只低低“哦”了声。

        伽罗觉得奇怪,还当谢珩是疑心此物与西胡有关,忙解释道:“这玉佩是民女恩人之物,民女珍视它,只是为感念昔日救命之恩,与西胡没有半分关系。还请殿下明察。”

        谢珩不语,只挑眉看着她,心不在焉的道:“救命恩人?”

        这般刨根问底,难道是怀疑她撒谎?

        伽罗如今处境艰难,当然不欲平白惹来猜疑,无奈之下,只好屈膝行礼,说得更加明白,“民女绝不敢欺瞒殿下。民女十岁时被送往淮南,途中曾寄居佛寺,险些在寺后的湖中溺毙,幸得恩人相救,才侥幸留住性命。民女未能看清恩rén  miàn容,所幸还留有此物,只待有一日重遇恩人,凭此玉佩为信,可当面感谢。此事千真万确,殿下若是不信,自可派人前往淮南查问。”

        谢珩沉默不语,良久忽然嗤笑一声。

        这件事当然千真万确,无需查问。

        彼时端拱帝初登帝位,将惠王府上下赶出京城,移往淮南。父王处境困顿意志消沉,因途中遇雨,便暂居佛寺,在寺中高僧处解惑。他年少桀骜,被端拱帝的耳目监视着,心内亦苦闷无比,那几日总戴着miàn  jù去寺后的老槐上躺着。

        那日瞧见有个漂亮的小姑娘游湖遇险,顺手救下便匆匆离开,过后才发现,娘亲临终时留给他的玉佩丢了。

        他翻遍整个佛寺内外,也没寻到踪影,深为懊悔。

        后来在淮南的高家碰见伽罗,才知道当日救下的小姑娘竟傅家之女。他身受高家欺辱,亦知傅家和父王的旧怨,便觉当日救了个小白眼狼,即便曾与伽罗打过几回照面,也从未提过此事。

        却没想到,时隔数年,他竟会在这里重遇这枚玉佩。

        她是何时拿到玉佩的?在他救她时?

        该不该还给她?如果不还,该以什么理由扣下?

        谢珩握紧玉佩,心中矛盾,极想将玉佩收回,却寻不到合适而又能服众的理由。至于说出旧事?谢珩扫一眼跟前的小白眼狼,把心一横,便将玉佩丢回伽罗掌中,而后用力夹动马腹,率先纵马驰出。

        伽罗匆忙回到马车内,心中犹自突突直跳。

        掌心的玉佩还留着烫热的温度,她翻来覆去的看了片刻,才细心收起。

        *

        当晚依旧住在官驿。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