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自古套路得人心

第(1/2)页

此为防盗章

        王艳摸摸儿子的头,  一面为孩子这么维护家人感到欣慰,  另一面又觉得儿子为了女儿挨打实在不值得。

        周颐看王艳的神色也不再多说,  别说古时候了,  就是现代重男轻女的思想都普遍存在,其实周颐爹娘两口子还算好的了,  在这个女儿注定是别人家的思想的古代,  村子里许多家里贫穷的人会直接将女孩卖给人伢子,或者卖给别人做童养媳。周老二两口子再怎么样也没有动过卖女儿的念头。

        大丫、三丫、五丫、六丫站成一排,  大丫和三丫都忐忑的看着王艳,  弟弟为了他们挨了打,  她们生怕王艳骂她们。

        王艳看着面前面色枯黄的四个女儿,  再想到大房家里亭亭玉立的周淑,  心里一软,叹了一口气,  心软了几分:“这次就算了,以后再不能弟弟为你们挨打了,知道吗,  弟弟是家里唯一的男丁,  以后你们就算嫁人了,  弟弟也会是你们的依靠”

        “知道了,  娘。”大丫忙应了一声,  她年纪大,  因为是第一个孩子,  还是得到了王艳和周老二几分关注的,  所以性子也爽利一些,见弟弟这么维护她们,心里觉得热乎乎的,答应的真心实意。

        三丫暗地里撇了撇嘴。

        王艳叮嘱了她们一番,就出去忙活了。大丫带着几个妹妹还要出去割猪草,周颐不想闷在院子里,便也跟着出去放风。

        下湾村地理位置很不错,所属的南元的府城是大越朝南边最繁华的城市,人杰地灵,经济发达,广安县的繁荣在南元府城下属区县里排在前列,而下湾村离镇上只有半个时辰的路程,离广安县也只有一个时辰的路程,村子依山傍水,而且还有官道经过村口,下湾村的村民们平时赶个集或是打个短工都很方便,总体来说,只要不遇上战争或是灾年,村子里的人虽然发不了财,但吃个肚饱还是很容易的。

        周颐躺在小河边叼着一根狗尾巴草望着天上的白云。他始终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莫名奇妙的来到这个莫名其妙的朝代,在现代一些人为了养生,提倡吃粗粮,要是那些人穿到这里保证会满足心愿。

        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业余生活除了跟一群小屁孩扮家家就没了,匮乏的很。

        “哎,无聊啊”周颐吐出嘴巴里的狗尾巴草,在心里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也许到这里唯一的安慰就是补全前世没有感受到的父母爱了吧。

        “弟弟,弟弟,吃桑葚”六岁的六丫双手捧着一大把黑乎乎的桑葚,跑到周颐跟前。

        “四姐,你在哪儿找的?”熟了的桑葚黑里透红,吃到嘴里又水又甜,是村子里孩子最好的零嘴,常常还等不到真正的成熟就被一群熊孩子霍霍光了。

        “那边”六丫指着河的另一边。周颐拍拍屁股站起来:“走,我也去看看。”不怪他贪嘴,这个时代可没有摆在超市里种类繁多的水果,一些农家有几棵果树,也会拿到集市上去换钱。

        六丫将手里的桑葚给周颐一半,然后带他向摘桑葚的地方走去。大丫带着三丫五丫在山脚下割猪草。

        见他们还在往山上走,忙出声喊:“六丫,你带着六郎去哪儿?别去山上,就在这里。”

        “大姐,我们不去山上,就在这里摘桑葚。”周颐已经看见桑椹树了,难怪没被人发现,原来是藏在一大株灌木里面,这树又长的矮小,这才幸免于难。

        周颐左右看看,跑到河边摘了几片荷叶,把桑葚摘得干干净净,用荷叶包了起来。

        “大姐,看”六丫兴奋的打开荷叶,把桑葚摊在几个姐姐面前显摆。

        “桑葚!”五丫惊喜的叫出声。

        “你们几个吃了吧,待会儿把嘴巴擦干净,不然回去又要被大奶奶念叨了。”大丫嘱咐弟弟妹妹。

        周老二做这些的也没瞒着上房,不过他们都没放在心上,只对他这些天没出去干活颇有微词,周母的脸吊的有八丈高。

        吃饭的时候在周文哭着要吃肉的时候周母忍不住指桑骂槐:“都快揭不开锅了还想着吃肉,一个个的,我这是造了啥孽,辛辛苦苦的替别人养孩子不说,现在还要养一大串饿死鬼”半个月的时间周老二已经没有出去接活了,这个月的工钱肯定也没有,对于二房一家,即便周老二能挣钱她都看不过眼,更何况现在吃白饭!

        对于周母,二房已经习惯了,饭桌上她说了这么一通,周老二和王艳只当没听见,闷头吃自己的饭。

        周母看着他们无动于衷的样子,更是气的心口疼。

        周颐暗地里翻了个白眼,家里有这么个蛮不讲理的老婆子,真是影响吃饭的心情,要是能分家就好了,可是现在看来这个目标遥遥无期。

        吃了饭,周老爷子坐在炕上抽着烟,周老二照例想走,却不想被周老爷子叫住了:“老二,这么久的时间了,你咋没出去接活?”由不得他不急,老三才从家里拿了三十两银子,马上  又要给老四和大郎交束脩  ,这又是一大笔钱,家里除了种地,唯一的进项就是老二做木工活的工钱。要是老二不出去干活,这一家子就得坐吃山空。

        “爷爷,我爹的腿痛得很呢。”周老二的腿小时候摔断了,一直没有医治,落下了病根,平时还好,但每逢节变或是劳累过度就会疼的厉害。

        以前周老二除了实在疼的厉害,还从没有歇过这么长的时间。

        周老爷子听了周颐的话,似乎没有想到是这个原因,茫然的张了张嘴,下意识的看向周老二的腿,脸上浮起了点儿愧疚神色,飞快的移开了眼睛。

        “哦,这样啊,那就在家里多休息一段时间吧,不管咋样,身体最重要。”

        周母也看了一眼周老二的腿,身子动了动,没说话。

        “嗯,我这些天琢磨着做了一些小玩意儿,想着县里赶大集看能不能换点儿钱。”周老二沉默了一会儿说道。

        “哦,行吧。”周老爷子有些心灰意懒的挥了挥手,对于周老二说的做的小玩意儿,他并没放在心上,周老二做婴儿车的时候,并没有瞒着大家,只是成品并没有让他们看见。

        等二房一家出了上房,周母才撇了撇嘴:“看吧,这是怪我呢,六郎这么小一个崽子,就知道说话扎我的心了,肯定是老二两口子交的。这不是亲生的就是养不熟。”

        “你又瞎琢磨啥,六郎这么一个小孩子,你也兴的起计较的心思。”周老爷子对于周母的胡搅蛮缠敷衍道。

        到了赶集的日子,周颐非要跟着周老二一起去县里,周老二拗不过他,又想着包了村里的牛车,不用周颐走路,也就答应了。

        牛车是村里的李老汉的,农闲时节为了方便村里人,便赶牛车,平日里挣点儿零用钱,下湾村在官道旁边,离着县城和镇上都很近,村里去城里干活或卖东西的人挺多,他的生意还不错。

        当周老二将婴儿车搬上牛车的时候,李老汉围着看了,不禁疑惑:“周二哥,你这是个啥东西,咋看着这么古怪。”周老二木活好,能挣钱,在村里有些声望,一般人都叫周老二周二哥。

        “这就是我自己瞎琢磨的玩意儿,看看能不能在集上换几个钱。”周老二应付着说了一句。

        李老汉也识时务:“周二哥心思就是巧,手艺也好,这十里八乡都知道,这回肯定能换个好价钱。”

        “那感情好。”

        一路上周老二和李老汉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周颐被周老二固定在胸前,话题插不进去,他便百无聊赖的看着一路的景色。

        初春临近,已有耐寒的花朵在路边盛开了,姹紫嫣红的,分外好看,周颐的心境陡然开阔了,满足的喟叹一声,生活就应该这样嘛  ,天天面对周母那样的人,没得让自己也跟着狭隘了。

        牛车晃晃悠悠的,周颐早上起的太早,闻着空气里清甜的香气,迷迷糊糊睡着了。

        一觉醒来的时候,牛车正在过城门,李老汉送人次数多了,对县城熟悉的很,直接将牛车拉到了集市。

        周颐看着这个县城,南苑府城是大越朝南方最繁荣的城市,人文荟萃,著名的鱼米之乡。广安县在南苑府城下辖的区县里也排在前列,现在一看,果然名不虚传,街上各类店铺琳琅满目,大街上的行人很多,虽不到摩肩擦踵的地步,但确实十分热闹。

        有许多人穿着绸缎,有些潇洒的公子哥还带着下人。

        即便是做生意的小贩,精神面貌也很好。

        到了集市,周老二付了五文钱拿到了一个摊位。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