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第一次早朝

第(1/2)页

【  】,

        此为防盗章  王艳抿唇一笑:“这要是被我嫂子知道了要捶你,  我可不管。”王艳的嫂子和王虎一样,长得虽说还没到五大三粗的地步,但骨架比一般的农妇要大许多,  性子也爽利到了极点,王虎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家里的母老虎。

        闻言干笑一声:“我就在这里说一嘴,她咋会知道。”

        吃完了饭,又说了会儿话,  王虎就要告辞了。王艳含着泪将王虎送出了家门:“哥,别太久就来看看我。”娘家除了哥哥和爹,还有后娘和异母的弟弟妹妹,  回去就是受气,王艳便轻易不回娘家。

        王虎自然知道王艳心中所想,  “没事,  隔得又不远,  以前是你没分家,  我也不好老是上门,以后就好了,我卖野味的时候会时不时的上门来看看,到时候把混小子和小玲也带来。”

        “哎,  这样才好。”

        送走了大舅,  家里回归了平静。

        收拾了几日后,  终于将家里安顿好了,  周老二这时候也要出去接活了,  不然这么一大家子坐吃山空终究不是办法。

        周颐本想给他想出个什么新奇点子,但一时也没有头绪,只得容后再说。

        时间慢慢划过,转眼三个月过去,今天,二房都忙了起来,周老二也在昨天回来了,对于周颐来说,也是一个大日子,今天是他五周岁的生辰。

        为了给周颐过生辰,周老二在昨天就在县里买了许多东西,天擦黑的时候赶了回来。

        王艳一早给周颐做了生辰面,又做了一大桌菜,一家人围在一起:“今天是六郎五周岁的生辰,过了今天,又大了一岁了!”周老二摸着周颐的脑袋,眼里满是吾家有郎的欣慰。

        “快吃面,吃了面我们的六郎以后就会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长大。”王艳也摸了摸周颐的脸,满是慈爱的说道。

        大丫含笑看着周颐。三丫眼里隐晦的嫉妒一闪而过,五丫六丫张着嘴留着口水眼里只有桌上的菜肴。

        周颐看着这一世的爹娘,姐妹,在心里许了一个愿,我一定护你们一世安康。

        一顿饭吃得其乐融融。

        吃完了饭,大丫带着三丫收拾碗筷,周老二抱着周颐和王艳说着话,“六郎已经过了五周岁的生辰了,是时候送他去念书了。”

        周颐一动,他也想和周老二提这个话题,没想到周老二早想到了。

        “他爹,你想好送六郎去哪个书院念书了吗?”王艳问。两苑府城人杰地灵,读书人多,读书习字的地方也多,不管是成规模的书院,还是私塾,亦或是博学大儒点对点的收徒,在两苑府城都很常见。

        这里面对于学子来说,私塾是最次的选择,私塾是屡试不第的秀才或举人私下开的,给孩童启蒙或是求学前期还可以,但一但到了后期,私塾的先生便有些力不从心了。

        而书院则是成规模的教学,类似与后世的学校,古人求学讲究君子六艺,这可不是后世空喊几句素质教育口号的,而是实打实的学到干货。

        书院有各种学科,各种层次的老师,从蒙学到科举后期可一手包办。当然,这样的书院只在两苑府城才存在,即便是在两苑府城,好的书院也没有多少,名气极大,不光两苑府城的学子趋之若鹜,就连外地的学子也会慕名来求学,僧多粥少,有名气的书院对于学生的要求自然就高了。

        而大郎和周老四虽然也是在书院里求学,但只是镇上唯一的一所书院,而且规模小,里面老师的水平最多也只到举人,而且数量也少,真要说起来,比好一点儿的私塾也强不到哪儿去。

        而最好的求学方式就是认得博学大儒为老师,成为入室弟子。这样的老师往往是经历了朝堂起伏,多是做官至仕,而且大部分是翰林出身,既有学识,又有实际经验,而且是点对点小灶教学,好处自然可见一斑。两苑文人荟萃,有乐教善学的风尚,一些致使的大儒也乐的晚年教导聪明伶俐的弟子,不管是为了利益还是传承自身所学,都是一大好事。

        但这样的机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飘渺无望的,毕竟想让这些大儒青眼有加,除了自身必须聪明伶俐外,还有许多外界因素加大拜师的难度。

        对于一般的农家学子来说,开始到私塾念书,若果真有念书的天分,考过了童生或是秀才,再拜入书院或是认名师不失为一条捷径。

        “我自然是想六郎去书院念书的。”周老二咂摸了一下说道,他对周颐抱有极大的信心,在他心里,周颐聪明无比,想要考入学院应该不难。

        “是啊,六郎这么聪明,进入书院应该会很容易。”王艳也一脸赞同。

        周颐囧囧的看着盲目自信的爹娘,不禁想自己到底是哪里给了他们错觉?

        “进哪里的书院呢?镇上  有青竹书院,县里也有白鹭书院和青云书院。”周老二喃喃自语,他这次回来已经将事情都打听清楚了,镇上的青竹书院一早就被他给pass了,观大郎的作风,周老二就对这所书院不喜。

        而青云书院和白鹭书院在广安县名气都极大,里面不光有广安县本地的学子,更多的是来自大越朝五湖四海的学子。

        其中白鹭书院又隐隐压了青云书院一头,在广安县只是分院,南苑府城才是主院。

        “既然要进,那就进最好的,即便学费贵一些也没关系。”周老二思索了一会儿,下了狠心说道。

        王艳自然是无条件支持周老二。

        周老二把书院的学费都打听清楚了,白鹭书院在秀才班之前的求学都是八两银子一年,这比周老四和大郎的学费贵了整整一倍。

        而且除了学费,笔墨纸砚,琴棋书画这些还需要自备。这些花费才是大头。对于一般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