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三里坡

第(1/2)页

之前钱宇虽然判断自己穿越了,却没有真凭实据,而且也不知道这里到底属于古中国的那个地区,因此对他来说,正确判断自己的所在地是重要的事!

        钱宇并没有直接问,他想了想道:“老板可是来自天津?”

        店老板正忙着吆喝招呼客人,听到钱宇的话也愣了一下,随后就表现出大喜之色:“这位小哥知道我的老家,你也是天津人?”

        钱宇摇摇头:“不是,只是吃过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末了他又补充了一句,“你做的包子比我吃过的好吃多了。”

        听到钱宇的话,店老板得意极了:“那是当然,我们家包子的做法都是祖上传下来的,传子不传女,听我爷爷说我们家的包子就算在天津也是最好吃的,而且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你吃的肯定是假的,哼,我家做的包子又岂是随便能模仿出来的。”

        钱宇点头认同:“对,你这包子里芝麻酱放的很妙,既中和了羊肉的膻味,还不压其他味道,简直绝了!”店老板还在笑,只是他的笑容已经很勉强,这家伙怎么知道自己做包子放芝麻酱的秘密?要知道他放芝麻酱前可是用秘法专门处理过,一般人只能尝到酱香,却分辨不出酱的种类。

        钱宇没有注意到店老板的表情,他依旧品头论足;“唯一不足的是这包子香味太纯,吃一两个还行,多了就会腻,要是配些咸菜就完美了。”

        他话刚说完,打脸的事出现了,只这一会功夫小禾谷就把包子吞掉了五个,要不是看钱宇还没吃,估计剩下的也会被消灭干净。

        店老板却若有所思,他卖了半辈子包子,对其优缺点自然了若指掌,很快就明白钱宇说的没错。想到这,他又拿出五个包子递过来,钱宇奇怪的道:“老板,你弄错了吧,我没有再要包子啊?”

        店老板嘿嘿笑道:“没错,这是送你的,咸菜配包子,我以前怎么想不到这么好的主意,小哥一语点醒梦中人啊!”说着,他还执意退回钱宇刚付的两文钱。钱宇本不想要,无奈敌不过店老板的热情,只好收下。

        见钱宇收了钱,店老板才松了口气,他又是送包子又是退钱,可不仅是对方的一个主意,包子配咸菜,自己听到就是自己的,他可没什么专利保护意识,只是钱宇能一口气道出包子里最大的秘密,又说出包子的渊源,绝不是简单人物。

        几个包子几文钱对他来说不算什么,用来结个善缘,说不定将来还能用上。他虽不识字,毕竟做了半辈子生意,心里的小九九打的极其精明。

        有了这点关系,店老板与钱宇攀谈时就更加自然。钱宇借机问出心中的疑问,可惜令他失望的是,店老板在他爷爷那辈就来到庆丰县,而对方明显只对做包子感兴趣,除了知道这里隶属大同府,其他都是一团浆糊。

        无果之下,钱宇只好向店老板告辞,却被对方拦住:“你这是要去三里坡吧?我的伙计一会也要到那采买,可顺路捎二位一程。”

        钱宇不解:“三里坡?那是什么地方?”

        店老板指着钱宇身上的农副产品:“小哥可是第一次来城里赶集?幸好遇上我,不然你还得走冤枉路。丁老爷为了给女儿过生日,特地召集附近的里正保长,开设一个临时集市方便采买。本计划把集市放到县城,也打通了衙门的关系,但新来的县太爷却坚决不允。丁老爷无奈,只能改到三里坡。据说咱这位父母官和丁老爷还是同年呢,却不留半点情面,绝对是我见过最好的父母官。”

        在店老板的解释下,钱宇才明白,原来为了给丁小姐做生日,丁府储备的物品严重不足,才开设集市,以便大量采购各类商品。只是那位小女生的父亲,传说中的青天大老爷认为庆丰县百姓的生活节奏不能因丁府一家而改变,于是驳回了在县城加开集市的建议。

        这件事在庆丰县早已传开,不仅包子铺老板,绝大多数人都在赞扬县太爷清正廉明、体恤百姓。

        对这事钱宇倒不怎么赞同,在县城加开集市其实对所有人都是好事,百姓手中的多余物品可以换成钱,丁家也能举办一个成功的宴会,这叫各取所需,要是搬到偏远的乡镇,就差了好几个意思。看来这位县太爷的政治经济学学的不怎么样啊!

        不过让他松口气的是,他再也不用纠结到底是和小禾谷一块,找个荒郊野领猫几天等五天后的集市,还是背着死沉死沉的农副产品回韵溪村了。

        三里坡位于庆丰县城外东三里处,是离县城最近的村庄。

        此地最有名的是一段很长很陡的斜坡,斜坡表面以石头砌成,相传很久以前这里发生过战争,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