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双相 五腧 九针 十二经

第(2/2)页

v  class="contentadv">        南潇越是揣摩书中记载的关于双相和五腧的要义,越是觉得神医一脉的传承断绝,是有原因的。

        想要修成阴阳双相与五腧,非天资出众者,几乎是不可能修成。

        可问题是,天资出众的人,不需要费那么多的劲来修习此法。

        他们肯定会有更多的选择。

        接着往后看,南潇才明白为何神医一脉为何要保留此书了。

        九针,一分为二。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

        前者为天人合一时的自然施针,后者则是针对人体奇经八脉的取穴。

        如果说双相与五腧是为了永久的窃取先天补足后天之损,那么九针就是暂时的刺激埋藏在体内的先天潜能。

        只不过,每一次使用,虽然能让己身实力骤然拔高,但代价颇大,会让后天之损更重。

        书中数次提醒,非紧急情况切勿使用此法。

        除此之外,《明堂枢灵经》虽然没有记载具体的十二经,但在一些边边角角提及了一些概念。

        南潇抽丝剥茧,将这本书的修行结构理解个大概。

        人体存有周天穴窍无数,分属十二经。

        当修者闯过重重难关,将阴阳双相、结合五腧、连通体外诸多时节后,后天之体才能得到部分补足。

        后天补足的表现为,人体的十二经,会依次蜕变出十二景。

        景象因人而异,每一种景象都代表着一种气象非凡的大神通。

        南潇在推断出这个结果时,很是惊讶。

        若真能修出十二种强大的神通,那恐怕比之冠绝中州的羽化王体,要厉害很多。

        哪怕是羽化王体,在每突破一个境界时,会获得一个小神通。

        小与大,光是从字面上就知道差别了。

        即便是南潇认为没有最强大的法,但从不否认强大的法对于同境界修者的加成,会有多大。

        高台之上,月亮已经逐渐东落。

        漆黑中逐渐泛白的幕布里,还亮着的远辰寥寥,轮到地上的早霜与晨露晶莹。

        南潇收起《明堂枢灵经》,心中有些无奈。

        其中的内容虽然不算晦涩难懂,但涉及太多的变数。

        轻轻摇了摇头,呼吸着高天上清冷的空气,南潇竟感觉这种无奈的复杂情绪有些似曾相识。

        一道彗星划过,撕开了遮天的幕布,有曙光自东方来。

        洁白的云海开始被朝霞晕染,一层层荡漾而来,美到窒息。

        南潇突然意识到,这种富于变化难以揣摩的经文,跟之前石碑中传出的洛河之声,极为相似。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在这几句话响彻南潇的轮海之后,石碑便化为平凡,再无神奇。

        或许,等南潇勘破那些数字之后,石碑才会绽放出真正属于洛河的风采吧。

        洛河之书,来源极为古老,据传是神话时代的天尊传承。

        而现在的《明堂枢灵经》,出自神医一脉,难以考据根由。

        或许,这两本书,存在着某种联系。

        南潇心中隐隐有了些猜测,只是她空有宝山不得入,只能站在门外,难以看到内里风光。

        诚然,《明堂枢灵经》很是珍贵,但现阶段,对南潇来说,终究无法补后天之缺。

        其中,借天时而刺激八脉的九针,倒是可以学一学。

        可无奈的是,九针一旦施展,要承担的代价极大。

        以南潇如今的见识,想要改善,无疑是闭门造车,且不说能不能成功,光是试错的风险,南潇都承担不起。

        但是代价再大又何妨?保命之术不怕多。

        在金戈锐明斩之外,或许,九针在将来也会发挥关键的作用。

        只希望,需要九针来保命的时刻,能晚一些到来。

        毕竟,南潇的命轮早已脆弱不堪了。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