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章 城外相迎

第(1/2)页

  当年汉武帝为了汗血宝马而举倾国之兵西征虽是灭国得马却亦将好不容易积蓄起来的国力挥霍一空,使得这位以武功名留青史的皇帝不得不下罪己诏以示过人,自此之后似乎我泱泱华夏便失去了扩张的气度,大汉之后的各个朝代疆域都并没有太多的扩张,这与长久以来儒家思想的传播是分不开的,臣子们亦不会过多关心域外之事,此次众多官员齐集北平西门迎接归来的西域使团更多只是不愿驳了燕王世子的面子,这可是世子精心策划之事,本意之中却可有可无!

  不过当见到那浩浩荡荡的队列开来之时,尤其待其走近又见队伍之中有着众多见过未见过的异族之后,大家心中对这趟早起的怨言便淡了许多,正如后世之人爱财一般,今世的这些官员可是极爱声名的,前番西域诸国联袂前来拜访天朝已然让他们与有荣焉,非是燕王破乌桓定匈奴纷争之大汉哪有这般的荣光?而此次看阵仗竟比前次更为宏大,无形之中除了赞赏燕王见识之外西域使团亦提升不少地位。

  “国山、子明、谨之,这一别两年,诸兄辛苦了。”此番历时两载行程数万里,北平再往之时使团众人的心情又再度兴奋起来,王甫、班子明与黄慎三人行在头前,远远便见道旁相候的隆重阵势,那当先一人长身玉立,气度凛然却不是刘桓还有何人,正要快步上前世子已然先行疾步走了过来,不待三人上前见礼已然极为热情的招呼道!

  两年方略使得燕地的军政民生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展,而对十八岁的刘桓来说,这两年亦是他经验阅历城府心机都飞速成熟的时期,此时微笑出言语音响亮有力又不失亲热之情,满面的微笑使人如沐春风,对三人他以兄称之更见判其回归之情,单只这片言只语就使得三人心中极为受用了,笼络人心以为己用世子做得极为到位。

  “王甫、班子明、黄慎,参见世子!”汉末之时西域乃是苦寒之地,无边荒漠万里黄沙,一路的风霜使得三人都已非是当日的白面书生,黝黑的肌肤与面上的沧桑使得他们更具男儿之感,见世子如此相待,三人都觉此行之艰苦便没有白费,刘桓虽是以兄相称可他们哪里敢受,即或世子不加在意恐怕人言之中亦要落个不分尊卑不知进退之语,当下齐齐上前一步口中出言身躯皆是深深一躬给刘桓见礼!

  “不必多礼,不必多礼,几位远行万里,屡经风霜,桓心中实是惦念,诸君到达长安之时便是喜出望外,自此望各位之心如穿秋水,今日一见,三位风采不减当年,且更是满载而归,桓当代父王与大汉子民相谢才是!”刘桓见状急忙上前相扶不让其行礼,其中自有真情实意却亦不免人前展示之心,世子对待有功之臣当是礼敬有加。

  建立西域使团前往周边各国互通有无,刘毅的出发点是一心为了大汉更好的发展,与此处刘桓并非没有与父亲一般的眼光,可他尽心竭力在此事之上多少还是有着一些功利之心的。身为燕王世子声名显赫,为世人所羡慕,可有着那样一个名震天下的父亲对刘桓而言亦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这几年他都是事事谨慎生怕有一点行差踏错而为世人所笑,现在的他所需要的就是属于自己的名声,在心底深处刘桓是希望人们在提起他时能够能够用柳城候称呼而绝非刘大公子!

  直至今日刘桓还对两年之前的司隶之行念念不忘,那种受万民敬仰的感觉近乎完美,不知何时自己才能做到如同父亲一般的地步?那种荣耀使得刘桓在之后更为严格的要求自己,亦付出了几乎所有的精力与学习治国治政之上,他是燕王刘毅的长子,这一切都是必然要背负起来的重担,而此次西域使团满载归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