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玉音楼里有良玉

第(2/2)页

,再经由许多锦衣卫谍子还有秦良玉让秦府四衙中的两位带领一众精锐前往接应,这才用数百锦衣卫无名英雄的牺牲换来这些中官们的一路太平。

        部署在四川的锦衣卫谍子为了给他们打开道路,不惜暴露自己,四处给清军制造混乱,这个过程中被清军围杀了许多。

        牺牲人数几乎占了锦衣卫谍报人员在四川全省的两成,且都是最为忠诚的那一部分。

        而前去接应这一行人的秦府四衙的人马就伤亡很少了,不是他们够幸运,而是石柱军一直为四川的清军所忌惮。

        外加豪格几次攻打石柱吃了败仗后,便也想要安抚秦良玉。

        毕竟秦良玉不只是石柱土司,大明的四川总兵官,她的声望和影响力几乎可以覆盖整个四川。

        百姓们奉秦良玉为军神,为她建生祠,在家里为她立牌位的百姓多如过江之鲫。

        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炷香,为的是当年因为秦良玉的存在,才让四川百姓少死了很多人,而至今躲在石柱避难的四川百姓,便足足有十万多户,这些人谁不敬仰秦军神?

        因为有秦军神的赫赫声威,所以清军才对石柱派出的人马算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尤其说到秦府四衙,四人全都是秦良玉的嫡系,是她四个嫡亲的侄儿。

        清军就算不怕四衙在战场上累积的功勋和威名,想要拦截他们的队伍,也将付出不的代价,还会直接和秦良玉交恶。

        这肯定是得不偿失的,因为只要秦良玉喊出一声口号,四川百姓就不知道有多少会响应她的号召。

        这么说可不是替女神吹嘘,早在数十年前,当秦良玉的夫婿马千乘被死太监构陷入狱,后又因病死在狱中时,就有百姓自发揭竿而起。

        都不用秦良玉打招呼,这些人反他娘的,就为了给马千乘报仇。

        到头来不是数千里外京城的三大营来四川平叛,而是秦良玉自己把百姓的怒火一次次安抚了下来,这才最终平息。

        由此可见秦良玉在四川的威望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了。

        此时接应这些中官安全来到石柱的两位亲侄就站在秦良玉的一左一右,站在另外两名兄弟的旁边。

        其实中官在一路之上都在思索着这样的问题,所谓的秦府四衙,究竟是多么的令人望而生畏,以至于连那些拼了命去围杀锦衣卫精锐谍子的清军见到他们都要退避三舍。

        站在中官们面前的四位衙内和上柱国高大伟岸的英姿比起来,实在没什么可称道的。

        秦翼明是秦良玉长兄秦邦屏的长子,秦邦屏当年血战沈阳城下浑河岸边,与戚继光的侄儿戚金一同阵亡,留下两个儿子,次子叫做秦拱明,便是接应他们二人的其中一位。

        在中官看来,长着一张大黑脸的秦翼明的名头远胜其他三位,因为秦翼明不但战功卓著,崇祯年间还曾担任过戍卫京师的主将。

        只是谣传此人作战时极为谨慎胆,虽然很少打败仗,却因为一次围堵罗汝才时身为这一路剿寇的总指挥却畏首畏尾,被崇祯皇帝一撸到底。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