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这才叫喝茶

第(1/2)页

随着双手不停地翻弄,铁锅里鲜嫩地绿色茶树叶子逐渐蒸发干了水分,并且散发十分熟悉地浓郁茶香。

    唯一不足之处就是卖相不算好看,因为揉搓得手法生疏,叶子卷得十分不均匀。

    不过罗一依旧很满足,熟悉地味道意味着茶炒地还算成功。

    卖相什么的并不重要,而且卖相地好与坏除了他也没人知道。

    即便炒茶的方法与高力士与李隆基提过,可也没说啥样算是卖相好不是。

    另外,这两个大咖显然也没拿炒茶当回事。

    既然把饭都喂到嘴边了都不往下咽,那炒茶地第一桶金就只能自己揣进兜里了。

    说得再玄学一些,这就是天意。

    大唐与南诏的死磕,让杨国忠丢尽了颜面。

    唯一能做出的反击就是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经济制裁。

    而且杨国忠不缺钱,更不如河西那样指着商道赚钱。

    不似西边那样,与吐蕃再怎么打,商道还是保持畅通的。

    将南路商道一断就是小两年,将买方与卖方全都憋得团团乱转。

    买方不得不花更高的价钱从别处购买急需地货品。

    卖方只出不进之下,逐渐扛不住,即将要低价割肉出货。

    这种情况下,茶能不能放出去,现在全由他一人说了算。

    而出口的是之前跟野菜一样的蒸茶,还是现在的炒茶,也同样由他说了算。

    可以说这种千载难逢地改变吃茶方式的机会,是主动找上门来的。

    放着这样干净的钱不去赚,那是傻子才做的事。

    除了能赚钱以外,这也是对南诏经济的一种打击。

    之前扶持南诏的原因,乌蛮被南诏王族的前身蒙舍诏征服以后,南诏如今也是个产茶国。

    只不过种茶技术粗糙,茶的口味也与大唐的迥异,并且产量也没有大唐高,对大唐茶业的威胁还算不上大。

    但威胁不大不是没有威胁。

    而乌蛮可以说是南诏中的贫下中农,人口比例又至少占了南诏的一半。

    如果炒茶能够给南诏的茶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乌蛮地日子会更难过。

    这就会导致南诏的社会与阶级会大大加剧,出口炒茶也算是一种削弱敌人的手段。

    想到这里,罗一哂然一笑。

    真是世事无常,曾经觉得是件苦逼的事,现在反而成了助力。

    当初如果没做养生馆的大堂经理,也就接触不到那些各行各业地顾客。

    接触不到这些顾客,对那些行业也就没有了解。

    对茶的加工工艺,就是通过与杭州淳安的一位茶商顾客闲聊地时候了解到的。

    一旁的崔圆闻到浓郁地茶香味道,眼底立刻闪过一抹惊异。

    这股清香与蒸出来的气味截然不同,太过沁人心脾。彡彡訁凊

    就是不知道煮过之后,这股清香会不会其他佐料给盖过去。

    谭和甫在一旁看得更是两眼放光,相比崔圆只重注气味,他还看到了另外一个好处。

    这样烹制出来的茶,要比蒸出来的茶团茶饼方便运送多了。

    同样一匹驮马,至少能多驮一袋几十斤得茶。

    而哪个马队不是二三百得驮马,一次多运出去千斤的茶,那可要多卖不少钱。

    马仙童倒没想那么多,就是对这样制茶比较新奇,猜测着罗一下一步是不是该还要上锅蒸一下。

    “你们倒是能沉住气,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