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剑南的羁縻州

第(1/2)页

罗一说服崔圆的时候,话虽然说的轻松,但真正实施起来,其实也很轻松。

    当然,这个轻松指的是战前物资的筹备上。

    而超过万人的物资所需之所以能够如此轻松地完成,首先是罗一之前一直都忽略剑南的各羁縻州。

    同样是节度方镇,河北或是新晋的辽东统领的羁縻州与剑南比起来,差简直就是婴儿与成年人这种差距。

    看辽东的地图,各羁縻州的分布一目了然,十分简单明了。

    到了剑南这,各都督府的中心州四周都是各种什么什么等等州。

    如果把所有的羁縻州全画上去,同等大小的地图,罗一估摸要画上十张才行。

    光是一个黎州,就统领了五十三个羁縻州。

    不要说山川河流,能把代表各州的方块一个不落的画上去都算不错了。

    而对于这些,要不是随口对崔圆问了一句地图上廓清城西边的上贯、米川、上钦等州,这个上钦等是什么意思。

    罗一还会继续忽略羁縻州的存在,还会疑惑这么大的黎州,怎么就只有两千户,七八千人的人口。

    罗一做正事向来不怕花钱,而且一直秉承着丫蛋小品里的一句台词‘只要钱到位玻璃全干碎’的这个宗旨。

    怕的是钱花不出去,或是没处可花。

    而黎州大小五十三个羁縻州,就算大渡河以南的被南诏所控制,可西边还剩下四十二个羁縻州。

    这些羁縻州精确的人口数量虽然不清楚,但大致还是能估算出来。

    大的羁縻州五六千人,小的不到千人,平均下来一州之前两千人,四十二个就是八万多人。

    这些羁縻州都是羌人的部落,又都离着廓清城不远,绝对是山地搬运工的最佳人选以及买粮的首选之地。

    但是将小透明一样的黎州都督派去商谈此事,花钱购买米粮这一块居然被最大的五部联手拒绝。

    给出的解释是他们各部地少土薄,产出有限,他们自己也不够吃,实在是爱莫能助。

    人手倒是能派些,而且是无偿帮忙,但每部只能出二十人。

    这个结果让罗一十分无语。

    又不是征调,而是花钱从他们那买粮,怎么还会拒绝的这么干脆。

    人手也同样如此,他们五部每部出二十人,这比没出人手强不到哪里去。

    恶补了一通各羁縻州的详细情况与相关消息,罗一品出了些滋味。

    李隆基为了对抗吐蕃,对这些部落拉拢的力度很大。

    不管部落大小,部落的酋长全都给封了都督,除了给俸禄,各方面都很照顾。

    这些部落的酋长自然也知晓李隆基这样做是什么意思。

    没有与吐蕃眉来眼去,并且充当了一道黎州西边的屏障。

    说得不太恰当些,就是个合作关系,吐蕃若是侵犯,可以联手打回去,但其他的事情免谈。

    大唐别处再怎么闹,跟他们没半毛钱关系,

    部落养人不易,死一个都心疼。

    另外,从人情世故上来讲,这么多年相处的关系还算融洽,李隆基有时候出手也挺大方。

    如果真把粮卖了,显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这个钱赚得心里也不踏实。

    可把粮白送出去又舍不得,不如干脆就说没粮。

    揣摩透了这些部落的心思,罗一没有再继续以官方的身份去找他们谈,而是将这事交给了谭和甫。

    而从带有政治色彩转变为纯商业,情况立刻大为不同。

    又加上各部落日常生活中也离不开这些商贾,而且价钱也开的极高,对卖粮这事都很积极。

    卖出的米粮加到一起达到了四万石,相当于平均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