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那就杀到他们畏惧,杀到那么臣服

第(1/2)页

膏药国设置的各国,名字起的十分简单粗暴,基本全都是以地形来命名。

    拿下筑紫岛后,膏药国根据地形地势,在这里设置了太宰府与九国。

    筑紫的含义是指狭窄而高的地方,简单来说就是山峰的意思。

    顾名思义,筑前就是在山峰前边的地方。

    而在山峰前边,就意味着没有山。

    可以说筑前是仅次于筑后的筑紫岛第二大平原。

    加之筑前又有一处天然的港湾,极为适合船只停靠。

    有平原有海港,就意味着登陆后,极为容易站稳脚跟。33ýqxsś.ćőm

    倭人百年前为了防御大唐的攻击,便将太宰府设置在了这里。

    倭人太宰府的职能与中国秦汉时期太宰官职的职能不一样。

    最初有些类似边境军区司令部的意思。

    也因为了抗击大唐聚集了大批倭人的精英,又有极大的自主性,又被人称作小朝廷,隐隐成为了如北地节度的方镇。

    不过百年前大唐压根就没看上倭国,只是水军过来晃悠一圈就撤了。

    没了军事上的压力,又随着时间的推移,筑紫岛逐渐演变成类似大唐的岭南节度方镇。

    对外以经历为主,对内以镇压岛上的隼人与熊袭人为主。

    而筑前的博多港,又是倭国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太宰府的地位变得也与广州类似。

    经济的发达让筑前变得更加繁华。

    繁华就意味着好生存或是机会多,从而又吸引了更多的人前来。

    良性循环之下,甚至带动着筑后都跟着繁华热闹了起来。

    整座筑紫岛大概有六十万口众,筑前与筑后就占去了一大半。

    不过太宰府的军事职能虽然降低,但之前的军事设施还在。

    再有这么多的倭人聚集于此,火炮与大型海船又集中在安庆绪的手里。

    郑阳的右厢直接攻击太宰府的风险性过高。

    只能选择曾经隼人的聚集地,筑紫岛的最北端大隅登岛。

    联合熊袭人一起顺着东部的海岸线一句北往南推。

    拿下豐前与豐后两国后,待高适率军过来,再集中兵力拿下筑前。

    这个计划并没什么毛病,最初突进的也很顺利。

    大隅国上的隼人虽说三十年前最后一次反叛被镇压后大多给迁徙到了京都,剩下的隼人不多。

    但大和族的倭人也同样没多少,毕竟这里是最北的边境,哪有筑前筑后好。

    郑阳率军登陆的不但极为顺利,还受到了隼人热烈的欢迎。

    甚至还组成了一支千人左右的队伍,跟随郑阳一同出战。

    北边紧邻大隅国的就是熊袭人的聚集地日向国。

    而整个日向的地势虽然大多都是山地,但却有一小部分是仅次于筑前与筑后的少有平原。

    在之前就与熊袭人联络过,镇东岛上的海商中更有熊袭人出身的艄公。

    大军到达日向不但一切顺利,还得到了米粮上的补充。

    推进到这里,筑主岛南北三百多里长的推进路线已经走完了一半。

    而这仅仅只用了不到三天。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十日内推进到豐前并不是什么难事。

    而豐在倭人的含义中代表着河川发出的声音。

    郑阳与熊袭人和隼人的联军,就是在豐前与豐后的河川出了问题。

    整座筑紫岛曾经都是熊袭人地盘。

    筑前与筑后两国上的大和人虽多,但其中还是有不少的熊袭人。

    经济上的发达,给这部分熊袭人带来了不少的好处。

    甚至很多很多家族都成了整个倭国的中下层贵族,日子可谓过得相当滋润。

    日向的熊袭人当中,难免没有艳羡这些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