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得徐庶

第(1/2)页

听到这动静,潘凤却是连眼睛都没睁,还是躺在貂蝉的腿上。
  “外头那位将军到底是何人物?有人侵袭,还能让长林如此淡定?”
  徐庶看到潘凤完全没要动的意思,很是好奇。
  “先生不必怕,莫说是几个山贼,就算是曹操追兵将至,有此人在,亦不足为惧。”
  潘凤回答道。
  “奉先,交予你了。”
  车外李儒说了一句,撩开车帘坐了进来,进来之后,先朝着潘凤行了礼,而后又朝着徐庶行了一礼,徐庶赶紧回礼,而后大惊道:
  “方才阁下唤外头那将为奉先?难不成,他就是传闻已被曹操斩首的吕布吕奉先?”
  李儒笑了笑:
  “先生大才,不错,的确是吕奉先。”
  “可是,当时白门楼前,不是曹操亲自下令让人斩首的……”
  徐庶更惊讶了,他转头看向潘凤:
  “阁下到底是何种人物?为何能在曹操的眼皮子底下救出必死之人?还有,你是如何得知徐某走马荐诸葛的?虽然你也刘皇叔的确有些交情,可这么短的时间内,还在曹操的眼皮子底下,你是不可能得到那个消息的。”
  对于潘凤,徐庶是越来越感到惊讶跟好奇了,他好像知道好多事情,而那些事情,在他看来哪怕潘凤有通天的人脉,也不可能在那个时间段知道的。
  “主公知道很多事情,我也不知道该如何跟徐先生解释,总之,我想,只要跟着主公,就应该可以在这乱世之中,谋得一条传世之道。”
  “传世之道?”
  徐庶没懂。李儒笑了笑,问了一个潘凤曾经问过他的问题:
  “先生可否想过,名留青史?”
  这句话实在是,太有杀伤力了。特别是对徐庶跟李儒这样的人有大才的文人来说。
  名留青史,是每个读书人最大的宏愿,历史上,为了这一点,多少人从容赴死,只为自己能在那青史之上留下那小小的一笔,哪怕只有一个标点,对他们来说已然足够。
  徐庶有些不敢相信,转头看向潘凤:
  “你果有这样的本事?”
  “还记得我走之前,留给曹操的那封信吗?”
  潘凤睁开了眼。
  “记得,里头写了什么?”
  “写了一件大事,我让曹操放弃益州而转攻辽东,因为袁绍的两个儿子都在那里,我跟他陈情利害,让他先定辽东之后再取荆、益两州之地。”
  潘凤说着坐了起来:
  “如此一来,益州之围便解了。”
  说到这里,潘凤看向李儒:
  “军师,我到现在还没想明白,你是如何说服刘璋的?刘璋性格懦弱,如何敢如此大胆的行事?”
  “很简单,我骂了他。”
  “骂了他?”
  潘凤更不明白了。
  “刘璋乃西汉鲁恭王刘馀之后,刘焉之子,汉室宗亲,如今曹操为祸朝纲,他却苟居益州而不思报效,我以此为据,立于刘府前破口大骂,百姓皆惊,而后刘璋将我请入,我非但不惧,骂的更加难听,刘璋以为我忠义之士,没有责罚,还赏了我不少银钱,之后便向曹操宣战了。”
  “……”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