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到达科考船

第(1/2)页

  货物装好之后,李翔和耿怀远重新登机,舷梯撤离,充电补水的管路也全部撤掉,ARJ21滑行进入跑道,两台电浆发动机点火喷射出两道幽蓝色的尾炎,推动飞机高速滑跑,一飞冲天。

  飞机起飞的时候,加速度极大,且机身倾斜向上,乘客的感受不会太舒服,直到ARJ21进入平流层,将机身放平,改为平飞之后,李翔才长舒一口气,松开安全带,活动一下手脚,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耿怀远看着舷窗外的蓝天白云,颇为感慨的说道:“小李,你研发的这种电浆发动机是真不错,比原来的涡扇发动机动力强多了,而且十分节能。换装你们的电浆发动机和锂空气电池之后,这架飞机的航速和航程都大幅度提升,做跨大洋的长途飞行,也不用中途停机加油了,就跟换了一架全新的飞机似的。”

  对于耿怀远的夸奖,李翔只是淡然一笑,谦虚的说道:“这电浆发动机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我当初只是拿出了一个电浆发动机设计图,还是用在运载火箭上的型号。这架飞机上安装的航空版电浆发动机是蜀都第一航发公司的研发团队,在航天版电浆发动机的基础上,研发优化出来的衍生型号,和我的关系已经不是很大了。”

  坐在旁边的张学敏接口说道:“你这么说就是过度谦虚了,咱们这些搞科研的,谁不知道创新才是最难的。从无到有的创造一个新事物,开发一个新技术,是何其艰难,天赋和努力缺一不可。而在既有技术上,延伸扩展它的适用范围,看起来同样重要,但毕竟后来者有前人开路,有据可考,难度上要降低了太多。”

  “这电浆发动机轻便节能、动力强劲,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我听说商飞那边已经立项研发超音速客机,属于国产大飞机的盛世就要到来临了。”

  “超音速客机不是上个世纪末的时候就有了吗,图-144,协和客机都曾经风光一时,到最后不是都退役封存了事。现在还要搞超音速客机,真的有发展前途吗?”

  “图-144和协和客机之所以被淘汰,是当时的技术不成熟,解决不了超音速客机的音爆问题,无法在人口密集区域飞行,燃油经济性也太差,机票价格太高。现在有了电浆发动机,飞机根本不用烧油,直接充电就可以了,经济性翻倍的提升,音爆问题也可以通过对飞机外形的修改去规避。解决了这两点,超音速客机剩下的就全是优点,将来大有可为。”

  ……

  众人一路闲聊讨论,话题从飞机说到汽车,又说到深海探测和深海采矿,跨度非常大。在座的都是学识渊博的专家教授,提出的一些观点,非常的犀利直接,直达问题本质,让李翔这个听众也感觉到受益颇多。

  飞机一路向西飞行,途径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等国家,在第二天凌晨十分,降落在了葡萄牙里斯本机场。经过这十几个小时的飞行,飞机上的几十名乘客都已疲惫不堪,尤其是那几名带队的老教授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