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分歧

第(1/2)页

  婆子看她一脸不明所以的模样,下巴又抬得高了些,说道:“我家先老太爷,曾在户部任五品主事。我家二老爷是甲申年的进士,大老爷是丁亥年的举人。”
  我的娘!
  大伯娘捂着嘴差点叫出来,这这一家子都是官啊。
  她虽然跟着婆婆去过县城接生,但是谁会跟一个乡下接生婆说这个?说实话,听到钱家的来历,她都觉得不真实呢。
  原来县城不止县老爷一个贵人,还有这样在户部那样地方做过官的豪门大家。
  大伯娘的态度来了个大转弯,从刚才对县城人小小的尊敬转变为前倨后恭,“您快里面请,不知您来咱们这乡下敝户有什么贵干?”
  游老太太听着外面这些话,心里已经琢磨开了,难道是这钱家也听到她接生的好名声,特地过来请她去接生的?
  念头刚落,就听外面的婆子道:“你们家不是有个非常会接生的游奶奶吗?我们家三姨娘马上就要临盆,有个接生婆在夫人跟前推荐了你们。”
  婆子在游大伯娘擦了好几遍的凳子上坐下来,四下一看,问道:“游奶奶不在家吗?”
  游大伯娘还是挺有心眼的,忙说道:“我婆婆在屋里歇着呢,可能是睡着了,您稍等,我叫一声。”
  “娘,娘,县城钱家请咱们去接生呢。”
  游大伯娘放开的嗓子让婆子很是厌烦地皱了皱眉。
  过了会儿,游老太太才从屋里出来,装作一副刚睡醒的样子,说道:“什么事儿啊。”
  看向婆子,见了一礼。
  礼仪并不标准,婆子又是一皱眉,说道:“游奶奶年纪不小了?”
  “快七十了”,游老太太坐下来,笑着说道,“刚听我儿媳妇说你们是县城钱家的?那可是真正的大户人家啊,我这老手艺,哪敢去伺候贵人?”
  “您也别谦虚,听那棋盘镇边上的郑奶奶说,您这一辈子接生无数,均是母女平安的,我们夫人这才特地命我来请。”婆子笑着如此说道。
  游老太太摆手谦虚,说道:“老了,比不上郑奶奶正当年。对了,怎么不让她接生?”
  “她这不是前面答应了别的人家嘛”,婆子说着从袖子里摸出一个锃亮的银元宝,慢慢往桌子上一放,“这是定金。我们家姨娘近些日就要生产,还需要你们到我府上暂居几日,也好随叫随到。”
  游老太太眼皮子跳的更厉害,把目光从那锭成色极好的银子上移开,说道:“只怕不成,我现在这手真的不稳。”
  游大伯娘没等老太太说完,已经赶紧截话道:“娘,您这是干什么,咱们最近也没什么事,人家又诚心诚意相请,怎么能拒绝呢?”
  游老太太看她一眼,“你要是有那个把握,你就去。”
  然后才不好意思地对婆子笑道:“您再找别人吧,我年纪太大,家里两个孙媳妇又都没出师,伺候不了贵人。”
  婆子叹道:“您好好想想。像我们这样的门第,其实早就准备好了接生婆,只是不巧那接生婆吃坏了肚子,怕耽误事儿,我们夫人才让多请一个的。”
  “你们不知道,我们家夫人一向是菩萨心肠,如果能把我家小小姐好好地接到这个世界上,少不了恩赏的。”
  后面这句话明显是对游大伯娘说的。
  看到那锭白亮亮的银子,游大伯娘着急地跟铁锅上的蚂蚁似的,见那婆子说完这句话就要走,她赶紧喊了一声:“娘。”
  音调拖得很长,充满了不舍。
  在外人跟前,游老太太没很下她面子,瞪她一眼,提醒已经抬脚离开的婆子:“这位嫲嫲,银子别忘了。”
  婆子见她果然不心动,就知这是个聪明人,聪明人,接生的名声还好,再没有谁比她更合适的。
  其实,郑婆子是最合适的,但是她闺女是府里的丫鬟,还是夫人一系的,这总归是个招人眼的话柄子。
  “您老好好想想”,婆子说道,“给我们这样的人家接生一回,可是抵得上你在外面跑半辈子的。”
  游老太太心里一跳,但也更加确定这里面要她做的事儿很大,比如那姨娘难产不治而亡。
  妇人生产本就是过一趟鬼门关,难产死了很正常,钱家夫人更不会在事后跟她算账,然而她不想沾这样的脏事儿。
  以前虽然给大户人家的姨娘接生过,但老太太从不接那些有别的暗示的活儿。
  这婆子瞧了老太太一眼,弯腰去拿银子,没拿好,一下子滚到大伯娘脚边。
  大伯娘赶紧捡起来,递过去。
  婆子遗憾道:“看你们家也不像是多富有的,难得有我们这样的人家来请,怎么有钱还不赚了?”
  游大伯娘道:“娘,您要是不舒服,我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