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军队起步

第(1/2)页

除了工厂之类的,白澜还调整了人员配置。

        原本萨图拉的21名青壮和5名熟练工人负责钢铁生产,现在这21名青壮都熟练了很多,白澜没有动他们,然后把5名熟练工人安排进军工厂。

        军工厂被分配到30人和5名熟练工人,这30人都是周天从哈市拉过来的工人。

        为了拉到这些人,周天给的条件极其丰富:一个月2块大元还包中餐生病给补助工伤有补偿

        当然白澜没有偏袒任何一个工人,所有工人的好处都一样。

        剩余的30人被白澜安排进了农场,之前白澜在商城中找到了中麦895。

        中麦895,冬季抗寒性好,抗倒春寒能力强。一般平均亩产643公斤,最高亩产8552公斤,是高产的小麦品种。

        而萨图拉的种植地有31亩地,一年下来足够镇里五百多人吃了。

        这些都是镇子民工农业的发展。

        军业的发展也没落下。

        白澜将招募的31名青壮和9名基础士兵编进了一个护卫排,并且将训练方案和武器配置调整到位了。

        白澜将镇外几百米的一个空地改造成军营,修建了简单的操场,以供训练。

        训练不能说很人性,只能说很丰富:

        早晨6:00起来,吃早餐洗漱,跑一个3公里

        6:30在营房内和白澜识字(拜托,我也是个知识分子诶)

        7:30-11:00进行俯卧撑、深蹲、仰卧起坐和蛙跳,每个两组,一组50个。

        11:00到12:00队列训练

        到12:00,吃中饭

        下午1:00到2:00是休息时间,这短时间士兵们会在一起打打闹闹。

        2:00到4:00进行举枪练习

        4:00到4:30进行射击训练,给5发子弹,打50米靶子。

        4:30到6:00识字学习

        6:00吃晚饭

        6:30到8点跑两趟五公里负重

        8:00到9:00继续文化识字学习

        9:00到10:00自由活动

        10:00后准时睡觉

        就这样,从世界历1910年7月开始(七月组军),士兵们就一直接受这样的训练直到今天11月。

        经过4个月的训练,9名士兵还是一样,31名青壮也从普通平民变成了合格的新兵。

        白澜同时将40人分成了一个排下辖四个班。

        由廖光担任排长张毅副排长

        其余7人被分配担任班长和副班长。

        一个班9人,武器配置了一把冲锋枪,一把mg34,七把98k和9把c96

        四个人组成排部,正副排长装备c96两名传令兵装备c96个98k

        这是白澜和廖光两人讨论后给部队编组的结果。

        而今天,士兵们还在勤勤恳恳的训练,经过4个月的新兵训练,他们养成了很好的纪律性,对上级的服从。

        当然在晚上读书的时候白澜将每个人的班组都编制好,同时将职位宣读好。

        士兵们脱离了新手期,现在进入正式期了。

        “廖光,最近这附近多了许多山匪,这些山匪可能会威胁到镇子和我们的运输路线,我需要你的护卫排解决他们。

        正好护卫排都成立四个月了,没打过什么仗,没有实战经验,你这次拉他们出去练练兵。”

        “是!”

        不知过了多久后

        萨图拉附近的匪巢只有一个,廖光和几名尖兵开始探查匪巢的人员配置和武装,过程十分无聊,要不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白澜根本不会管这些匪巢的人,直接大军压境,用装备优势打赢。

        经过几天的侦查后,廖光将山匪老巢的人员配置和布防画了出来,和白澜一起商讨战术。

        虽然说是商讨,但实际上就是白澜本人的能力秀。

        匪巢实际上没有多少武装配置,五支山匪,加起来的枪也就四十多把,还有一部分是凑数的土枪,可这人不少,有三百多人,五座匪巢是联合在一起的,哪方被攻击其他土匪都会来支援,白澜人数不占优。

        然而,敌人只有四十多把枪,而且还有土枪。而白澜的武装配置却是豪华,40个人,人人都有两把枪,还有机枪,如果给mg34装个三脚架,那就是重机枪,可以说除了人数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