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舍命报恩

第(1/2)页

一路马不停蹄。

        任以诚等人,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京城。

        自案发之后,八贤王就被软禁在了陵宫之内。

        几经打听,众人终于来到了位于城郊的陵宫外。

        原本,皇帝曾颁下圣旨,严禁任何人探视八贤王。

        但是,负责把守宫门的侍卫统领,曾经受过八贤王的大恩。

        所以,在他得知众人的身份后,便冒险将任以诚、包拯和公孙策三人带了进去。

        楚楚、展昭和庞飞燕三人,则回城等候。

        陵宫内。

        八贤王坐在昏暗的大殿中,虽身陷囹圄,却是波澜不惊。

        “启禀王爷,包拯等人前来求见。”侍卫禀告道。

        八贤王闻言,轻笑道“他们来的可真快啊!”

        “参见王爷。”

        任以诚三人来到了殿中。

        “哈哈,没想到为了本王的事,居然惊动了任少侠,实在让本王过意不去啊。”

        八贤王看着任以诚,不禁有些讶异。

        在他的印象里,任以诚并不喜欢和朝廷的人有交集。

        任以诚微笑道“包拯的事情,就是任以诚的事情。

        更何况,王爷乃是大宋的顶梁柱,又是当今天下,唯一能抗衡庞太师的人。

        任以诚自然不会坐视不理,王爷不必客气。”

        “王爷,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包拯也不啰嗦,直奔主题。

        八贤王沉吟了一下,然后缓缓道“事情发生在五天前,皇上二十五寿诞。

        百官云集,举行祭天……”

        这一天,八贤王来到了祈天殿,却发现殿中空无一人。

        之后,他便失去了意识。

        等他再醒过来时,身边就已经多了一具宫女的尸体,自己的手里还握着一个正在滴血的烛台。

        而这一切,正好都被前来祭天的皇帝和百官,看了个正着。

        朝堂上。

        庞太师明着为八贤王开脱,实则暗施压力。

        他手握天下兵权,调兵入城,以形同逼宫的方式,迫使皇帝不得不秉公办事,忍痛将八贤王判处死刑。

        包拯沉思道“平白无故的昏迷,难道是中了迷香之类的东西?”

        说着,他看向了任以诚,问道“阿诚,你对这方面比较了解,你怎么看?”

        任以诚道“时间太久了,王爷就算真的中了迷香,恐怕药力也已经散干净了。

        要想确定的话,只能去现场检查看看了。”

        “大殿外守卫森严,那个宫女是怎么进去的?”包拯又问道。

        八贤王道“那个名叫秀珠的宫女,本是在崇庆殿伺候太后的。

        这次是专门被派来打点祭天事宜的。”

        公孙策疑惑道“那凶手在行凶后,又是怎么避开上千禁军的耳目,不动声息的离开的?

        难道凶手是个武林高手,用轻功飞走的?”

        说完,他也看向了任以诚,眼中透出了询问之意。

        “可以倒是可以,但是很困难,除非凶手的功力能达到我这种境界。”

        任以诚挑了挑眉,毫不谦虚道。

        包拯和公孙策闻言,同时翻了个白眼,果断排除了这种可能性。

        “还有一点。”

        包拯问道“通常祭天都会选择吉日吉时。

        王爷怎么会比别人先到一步呢?”

        八贤王道“因为别人的诏书,接到的是卯时三刻。

        而本王的诏书,接到的则是卯时二刻。”

        公孙策道“看来是有人偷改诏书。

        既然这样,王爷把假诏书拿出来,不就可以真相大白了吗?”

        任以诚道“事情若是这么简单就能解决,那凶手岂不是白忙一场。”

        “是啊!”

        八贤王点头道“本王一直放在身边的诏书,在事后就那么不翼而飞了。”

        包拯皱着眉头,凝重道“这件事实在太离奇了,背后一定有一个大阴谋。”

        八贤王的眉宇间带着一丝隐忧,道“生死有命,本王并非贪生怕死。

        我只是担心此事并非因我而终,而是由我而起。

        倘若当真如此,那必定会祸及大宋安危。”

        “请王爷放心。”

        包拯斩钉截铁道“包拯誓破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